牙齦或皮下出血 恐是血小板異常惹禍
1名42歲女性,出現牙齦、口腔黏膜出血現象,且全身皮下都出現紫斑、瘀青等症狀,緊急就醫,經抽血檢查發現,患者血小板僅3,000/ml,確診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收治這名女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指出,該女子是罹患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便緊急給予輸注血小板及類固醇注射;但三天後,血小板仍只有大約8,000,因此連兩天再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過了一個星期才逐漸回升至正常值15萬。
 
 
李治宇說,血小板正常為15萬至40萬(每毫升),具有止血作用,因此若小於兩萬,血管就很容易造成出血。像是外科手術或拔牙時,就必須至少有八萬以上的血小板,才能避免手術後傷口持續出血,尤其肝硬化患者,因肝臟機能亢進,導致血小板在在脾臟內被破壞減少,若是得拔牙或開刀,就必須輸注血小板。
 
另外,包括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骨髓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真性紅血球增多症等等,都有可能因血小板功能不正常,導致無法止血;李治宇提醒,若是平時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就必須停藥後在接受手術或拔牙,才能避免危害身體。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