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膽之人竟有膽結石? 「營養過剩」導致
年近70歲的陳姓男子,因腹痛到醫院求診,經醫師檢查後發現有膽結石,用腹腔鏡切除膽囊,休養後出院。但卻又在1年後,因上腹痛劇痛而到醫院求診,醫師用電腦斷層掃描確定老翁膽管又有結石,陳老先生嚇了一跳,明明是「無膽」之人,怎還會膽管結石?
 
肝膽腸胃科童圭涵醫師表示,雖因膽結石、急性膽囊炎、膽囊息肉或膽囊癌造成膽囊切除,但因膽汁仍由「肝臟」繼續分泌,因此,若平時飲食過於油膩等因素,還是有可能產生「膽管結石」等問題。根據臨床統計,病人切除膽囊後,約10%的病患未來仍有膽管結石產生的可能。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與飲食習慣改變,大家越吃越「營養」,甚至可說是營養過剩,臨床上發現膽結石與膽管結石的患者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對此,童圭涵醫師進一步說明,膽結石形成的原因多為遺傳、高油脂飲食、肥胖、三餐不正常、快速減重與糖尿病。
 
醫師解釋,因膽汁由肝臟製造,主成分是膽固醇、膽紅素及膽鹽,而因膽汁儲存在膽囊中,進食後食物進入腸道刺激膽囊收縮後會變得濃稠,再把膽汁經由膽管排到十二指腸。而膽結石是指膽囊結石,最常見的是膽固醇型結石,少數是色素型及混合型結石,形成的原因主要和膽汁中的膽固醇過於飽和形成結晶,以及膽囊本身收縮能力下降有關,簡單的說,如同水長時間不流動,久了就容易長青苔。
 
童圭涵醫師提醒,要預防膽囊及膽管結石,除了三餐規律及避免高油脂食物以外,高纖飲食及適當的運動也是有幫助的。若有消化不良或吃飽飯右上腹悶痛的症狀,請盡速到醫院就醫,由醫師協助做進一步檢查。而本身已經有罹患膽囊及膽管結石的民眾,雖然結石不一定會造成疼痛,但吃下大量油脂時,膽囊收縮還是有可能導致結石卡在膽囊出口,造成膽囊或膽管發炎,建議患有結石的民眾除注意飲食與作息外,每半年應到醫院追蹤檢查,確認膽結石有無其他變化。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