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調查,全臺灣約有百萬人為憂鬱症所苦,正值高中的青少年約有6.8%罹患重度憂鬱症,但常常被誤認為是青春期的叛逆,其實這些青少年只是生病,並不是心情不好或欠缺抗壓性,切勿忽略青少年的求救訊號。
關心青年憂鬱問題
憂鬱症在世界三大疾病中排名第二,但青少年的憂鬱問題卻鮮少被注意到,如今數據更顯示有超過百萬名年輕人有嚴重憂鬱症的傾向,如何察覺並引導這些患者重見曙光,是社會必須重視的問題。《青春共和國》調查門診醫師臨床實況,前進校園現場及家庭第一線關懷案例。除了透過憂鬱量表、照顧守則來增進對憂鬱症的認知,用心對待才是遠離病症的關鍵。
校園暗藏憂鬱 師長需時時警覺
一名高中生相當憂鬱,甚至常常會在課堂暴衝,還試圖跳下樓。其實校園中潛藏許多罹患憂鬱症的學生,老師們應該時時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否有憂鬱病兆。教育部積極推動校園三級防護措施,結合心理師的專業醫療資源的親師座談,讓老師及家長了解憂鬱症孩子的症狀,期望能及時拯救孩子脫離藍色風暴。
走出憂鬱深井四大關鍵
憂鬱症並非不治之症,只要經過專業治療與心理諮商、家人耐心相伴,自然而然可以走出憂鬱之路,同時把握下列四大關鍵:
(1)快樂與成功經驗有助脫憂: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醫師指出,腦子儲存了大量記憶,如果有兩個人都得了憂鬱症,但其中一個人過去有很多成功和愉快的正向經驗,他的康復之路就會比較容易。
(2)家長親友陪伴是治癒關鍵: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蔣立德表示,家長與親友的陪伴就醫是關鍵,有利於後續的治療。
(3)心理輔導搭配藥物治療效果較好:如果孩子出現自殘行為,甚至有自殺的想法,不要迴避這個話題,透過心理治療再加上藥物幫助能產生一定的效果。
(4)陪伴者也需要減壓:專家表示,家有憂鬱兒,家長要「面對」和「放下」,面對生病的事實,放下過多的期待,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優先。
(1)快樂與成功經驗有助脫憂: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醫師指出,腦子儲存了大量記憶,如果有兩個人都得了憂鬱症,但其中一個人過去有很多成功和愉快的正向經驗,他的康復之路就會比較容易。
(2)家長親友陪伴是治癒關鍵: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蔣立德表示,家長與親友的陪伴就醫是關鍵,有利於後續的治療。
(3)心理輔導搭配藥物治療效果較好:如果孩子出現自殘行為,甚至有自殺的想法,不要迴避這個話題,透過心理治療再加上藥物幫助能產生一定的效果。
(4)陪伴者也需要減壓:專家表示,家有憂鬱兒,家長要「面對」和「放下」,面對生病的事實,放下過多的期待,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