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模架可吸收 體內不再裝滿支架
冠狀動脈心臟病,為心臟血管被膽固醇或血管內其他物質產生的斑塊阻塞住,使血液輸送不順,當冠狀動脈狹窄,阻斷血液對心臟的氧氣供應時,心臟肌肉沒有足夠血液,就會引起胸痛、心臟悶痛等症狀。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郭風裕醫師表示,年紀較大、患有三高,或是體型較肥胖、有抽菸習慣的民眾,罹患冠心病的機率較高。

冠心病的治療,初期會先服藥控制血壓及血脂,再觀察症狀有無改善,若阻塞情況十分嚴重,可進一步進行核磁掃描、心導管檢查。在過去心導管手術執行過程中,需置放血管支架以撐開阻塞的動脈並恢復血流,目前主要是裸金屬及塗藥支架兩大類,但兩種金屬支架皆會永久留在體內,支架放置病灶部位可能會產生血栓、阻塞等疑慮,倘若未來產生再次阻塞,更可能造成繞道手術上的困難。

郭風裕醫師說,現今醫療進步,已研發出可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由聚合物組成,在血管已經穩定撐開、處理斑塊及鈣化情況後,便可植入此模架,植入兩年左右,會慢慢被身體分解吸收,自行內分解成二氧化碳跟水,讓血管恢復自然功能,近年引進全台各大型醫院,不但效果與金屬塗藥支架相當,更解決金屬支架的缺點,日前國外更有臨床研究顯示,使用可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可降低病患術後心絞痛的情況,不必永久將支架存留體內,為心導管手術未來治療上的一新趨勢。

【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郭風裕醫師】
資料來源:2014/09/30 中廣寶島網<四神湯>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