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中斷治療 復發率達9成

衛生福利部正式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可望提高患者的治療意願。過去思覺失調症患者,礙於社會的汙名化影響,多數不敢接受治療,或沒有持續治療。專家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中斷治療的復發率極高,2年內沒有持續治療,復發機率高達9成。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患者因疾病的錯誤認知,造成1年的回診率低於5成。若9個月後中斷治療,復發機率約7成;2年內沒有持續治療,復發機率高達9成。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指出,過去思覺失調症患者,由於疾病名稱的污名,造成患者及家屬的壓力或誤解,而不願意持續就醫,國內調查曾發現,高達6成3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過程中,曾中斷1次以上,中斷原因包括自我感覺症狀好轉、覺得治療沒有效、副作用產生的不適感、缺乏親友的支持、不敢在別人面前服藥等。

 

周煌智表示,思覺失調症的名稱反映患者的2大病症,包括思考、知覺功能失調,而失調同時也代表疾病有恢復的可能性。疾病名稱的正名,可望鼓勵患者勇敢接受治療,並讓更多人認識思覺失調症,並提升國人的疾病觀念。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