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醫院醫學遺傳內分泌科侯家瑋醫師

所謂的兒童發育異常的症狀,包括身材矮小,或是太瘦吃不胖,短期內增胖及性早熟等。性早熟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例如女孩子胸部發育、體毛、或月經過早出現等,可能是孩子生長發育的異常現象。為人父母若了解了基本常識,透過早期發現和持續追蹤,掌握孩子生長發育遲緩、異常或不足的現象,可儘早做進一步的處理。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十分複雜,諸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睡眠、情緒、運動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最終身高。但如有以下情況,就有可能是發育異常,應尋求小兒遺傳內分泌科專業醫師的協助:

一、孩子的身高在生長曲線圖(以正常兒童的身高與年齡關係所作成的座標圖)第5個百分位以下。

二、學齡後孩子一年長高不到5公分。

三、孩子的身高比同年齡小孩矮一個頭以上、或被弟弟妹妹追過、或學校篩選後建議來看醫師、或原本比同年齡的孩子高或相當,但隨年齡長大,身高的百分位卻一年比一年下降等情況,都應該帶來看醫生。

目前醫界已普遍採取注射生長激素方式,來解決孩子生長發育的問題,但需把握孩子自童年至青春期開始之前的所謂「增高黃金期」。因為青春期開始,男生約一到三年,女生約半年到一年,骨骼的生長板逐漸開始閉合。一但生長板閉合,骨頭無法再生長,就不會再長高了。

基本上,要瞭解生長板的成熟程度可從檢視手部X光片以判斷骨齡(Bone Age)著手,若骨齡大於實際年齡,則表示生長板超前,超前越多代表以後能再增長的身高越有限,因此,根據骨齡可以推測未來成人的身高,這也是醫界目前普遍採用的判斷方法。

一般來說,女孩骨齡14歲或男孩骨齡16歲以後,就逐漸停止生長了。一般門診時常碰到青少女月經開始一兩年後或上了高中才來就診,這時都已太晚。所以當孩子開始有第二性徵的出現,例如男生開始變聲,女生胸部開始發育,孩子身高可能只剩下不到兩年的成長空間,建議儘早檢查。由於目前台灣性早熟的案例越來越多,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生長板或許已經癒合,家長必須多加注意。

生長激素是什麼?

目前醫界處理兒童生長發育問題,可採用生長激素治療。生長激素是一種在人體的腦下垂體製造分泌的荷爾蒙,控制兒童的生長,對正常的生長是必需的,除了有增加身高的效用外,對於體內脂肪、蛋白質、醣類的利用代謝,以及整體生活品質均有極大的影響,在一生中調節多種代謝及生理過程。兒童時期若缺乏生長激素,會延遲成熟,並導致身形矮小;成人時期缺乏生長激素,會容易肥胖並且有較高的代謝疾病危險。

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白天腦下垂體只有極低量的生長激素產生,而在夜裡十點入睡後一至三小時後,分泌量則會達到高峰。臨床上要判斷生長激素是否缺乏,在白天門診單次測量血中生長激素濃度是不可靠的,通常需要以特別藥物刺激生長激素升高後的情況來判斷,例如以胰島素降血糖,或以口服藥物方式等間接或直接刺激分泌,若無法升高到某一個程度,則可判定是生長激素缺乏症,這時就要採取進一步的處理措施了。

事實上,早在一九六○年代,生長激素就已開始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的病患,這些生長激素都是由人類腦下垂體萃取出來的,不但量少而且昂貴,甚至需要各國派出代表協調配給。直到一九八○年代末期,能以基因工程技術量產生長激素,更多的病人因此受?。隨著科技不斷地發展進步,使得注射的方便性和普及性更向前跨進了一步,也嘉?了許多需要生長激素的病患。

尋求正規的治療,不迷信偏方

如果孩子被醫師判定有生長激素不足的情形,應如何治療呢?有些父母常聽親朋好友提供的秘方,或是傳統民間流傳所謂的「轉骨湯」秘方,而坊間也充斥許多標榜口服的生長激素。但從醫學界角度來看,上述方法不過是一種營養的補充,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效果十分有限,真正一勞永逸的方法是注射生長激素,家長千萬不要迷信偏方,以免造成反效果。事實上,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十分複雜,例如遺傳、內分泌、營養、睡眠、情緒、運動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身高,因此,必須就醫詳細檢查出病因後,才能對症下藥,做最有效的處理。

雖然注射生長激素已被證實是目前治療生長發育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但正處於增高黃金期的孩童,仍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特別是盡量在晚間十時前就寢,不要熬夜,以利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與作用。此外,也要注重均衡的飲食,多攝取含鈣、鋅之食物,避免菸酒、咖啡,也要多做跳繩、籃球、游泳等刺激骨骼生長板的運動,但要避免舉重這類導致負面效果的動作。日常生活與治療雙管齊下,可事半功倍,讓孩子發育得更好。

生長激素絕非萬靈丹  需維持正常作息

  注射生長激素需把握孩子自童年至青春期開始之前的「增高黃金期」。因為青春期開始一到三年,骨骼的生長板已發展完成而閉合,無法再長高了。因此,生長激素對長高並非唯一的萬靈丹,仍需配合均衡的飲食與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時生長激素釋放因子受抑制。而注射生長激素如同吃飯一樣應當做例行公事,不需因感冒或其他事情而停止。長高是積少成多的,必需持之以衡。對於想長高的人而言,生長激素是極具吸引力的,但它畢竟還是一種荷爾蒙,使用時仍須遵照醫護人員的指示,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