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人,遇到獅子(意指危險或壓力)時,可以選擇打或跑。現在職場工作者面臨的處境是不能打、又不能跑,因為你既不能把老闆、客戶毒打一頓,也不能逃走不要工作。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黃偉俐指出,工作壓力就像是一頭獅子,隨時可能吞噬掉工作者,讓他們進退維谷,焦慮症狀有增無減。
 
工時長、低薪,加深不確定感
黃偉俐分析,職場工作者的壓力來源主要有4種:
 
1. 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馬拉松:
工時過長造成工作與生活嚴重失衡,連帶失去充電學習與休息的機會。
有些高科技公司為了趕上專案進度,員工動輒長達3個月沒有休假、在公司打地舖,這種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馬拉松的工作方式,而且還不知道要跑多久,已經成為職場工作者最大的壓力來源,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導致猝死。
 
2. 給開飛機的人貨車司機的薪水:
低薪會打擊工作士氣,也是壓力的來源之一,因為存不了錢,學習進修、投資自己的意願也會跟著降低,無形中限制了未來的發展,形成職涯發展的隱憂。
 
3. 長期籠罩在高度不確定感中:
在上述兩項因素的影響之下,職場工作者會開始擔心中年失業、公司倒閉等問題,在不確定的危機感長期籠罩下,也會形成焦慮。
 
4. 充滿負面能量的人際關係:
高壓控制的企業文化,讓員工內心充滿了埋怨與焦慮。
 
黃偉俐遇過一名傳統產業員工哭訴,只要停下來休息5分鐘,就覺得目光從四面八方射過來,很有罪惡感,為了符合公司勤勞不懈的傳統文化,只好一直不斷地忙碌,直到身體健康出狀況。甚至有工作者因為受不了老闆動輒辱罵、罰站、休假時緊急召回等不合理的作為,內心不斷累積負面的人際關係能量,身心瀕臨崩潰,被迫以離職收場。
 
「一旦企業錯把高壓與效率、績效劃上等號時,最終只會反映在員工的身體健康與對企業的向心力,而企業本身也難以長久存續。」黃偉俐指出,對於員工採取高壓手段的企業,就像歷史上的秦朝暴政,當嚴刑峻法走到了極點,人民無法忍受時,其結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改變認知,不要什麼都想做到最好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工作壓力難以排解?黃偉俐提出3道處方:
 
1. 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
適度的壓力固然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但是過度的壓力只會適得其反。因此,千萬不要把工作裝在腦袋裡面帶回家,具體做法包括加班不要加太晚,以免焦慮升高;下班前拿出紙筆記下「我今天還有什麼沒做完的」「我明天要做什麼」,並且將那張紙留在公司,不要帶回家。
 
2. 做好向上管理:
很多主管會因為擔憂部屬做不好,而疾言厲色地要求,徒增部屬的心理負擔。
為了避免上司下屬都焦慮不已,部屬可以主動踏出一步解決主管的焦慮,像是主動摘要目前工作進度,回報給主管,讓主管安心,應該會有助於紓緩被主管緊盯的壓力。
 
3. 以「FBI原則」處理壓力:
F(flexibility)指的是有彈性、不固執,能夠自我調整;B(balance)是在理想與現實、完美與效率間,追求平衡;I(innovation)是不墨守成規,願意改變開創新做法。黃偉俐強調,只要運用FBI原則,就能改變對問題的認知,進而處理壓力。
 
舉例來說,很多工作者經常什麼事情都想做到最好,既想在老闆面前當個最稱職的員工,又想在孩子面前做個最好的父親(母親),把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綁死,結果只會被壓力燃燒殆盡。「當你喪失彈性時,工作與生活就會失去平衡,就不會有創新。」
 
因此,面臨工作與生活天秤兩端壓力時,首先要自我檢視是否承擔過多壓力,再分清楚事情輕重緩急,採取階段性方式去完成,才能進入FBI原則的正向循環。
 
「不要只是責任、擔心與焦慮,而是要計畫跟執行。」黃偉俐強調,當工作壓力舖天蓋地而來時,更需要計畫與執行加以消解。
 
但如果工作讓人連一丁點喘息的縫隙都不可得時,便要進一步思索工作的意義為何,因為當你無時無刻處於應付工作要求時,所有學習與改變命運的機會都將離你遠去。
 
紓壓4字訣:動、靜、歸、空
不當的壓力會造成失眠、肌肉緊繃、心悸、煩躁易怒等症狀。黃偉俐提出「動、靜、歸、空」的紓壓4字訣:
 
動:
養成運動習慣。運動要到心跳每分鐘120下以上,持續20分鐘以上才有效果。打一場3對3籃球鬥牛,享受大汗淋漓的快感,可以暫時將所有不愉快、煩憂都拋在一旁。
 
靜:
培養嗜好,像是蒐集郵票、做模型、釣魚等。當一個人很專注地投入自己的嗜好時,壓力自然就可以獲得紓解。
 
歸:
找到自我歸屬,可以是感情的、朋友的、養寵物或宗教信仰等,盡量避免討論生活瑣事,感受家人與朋友間彼此的關心,營造正面的情緒與能量。
 
空:
適時放空。不要把休假弄得比工作還要累,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拒絕工作打擾,也不要趕行程,讓自己的身心能夠安頓。

 

資料來源:經理人 / 陳清稱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1006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