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不像以往常是三代同堂,改以小家庭為主,孩子除了爸媽外,較少機會接觸其他人,加上若很少帶出門,可能從小養成依賴、怕生心理。
開業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副院長盧英仁指出,曾收治一名4歲女童,每天早上準備上學時,就會開始哭鬧,並全身不舒服,經檢查後發現無異狀;細問後才知道女童從小就很黏媽媽,且媽媽保護得太好,導致女童很少接觸陌生人和出門,後來建議媽媽暫時陪讀幫助適應幼兒園生活,並請老師多關心女童跟其他小朋友互動,女童經過1個月後逐漸適應,原本的分離焦慮症也消失。
幼兒出現分離焦慮其實相當常見,許多家長大多是在孩子準備上幼兒園時面臨到。盧英仁醫師解釋,寶寶其實在7個月大時,就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特殊的依賴感情,並發展分辨熟人和陌生人臉孔的能力,因此當平常最主要的照顧者如媽媽,突然不見時,寶寶就可能感到焦急、無依無靠,進而有分離焦慮的表現,如大哭大鬧、發脾氣、什麼都不要等,在1歲時通常會達到高峰,並持續到2、3歲甚至更久;但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分離焦慮表現,且嚴重程度也不一樣。
分離焦慮2徵兆
想要觀察孩子是否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可從2徵兆去觀察,盧英仁醫師指出,一是平常很黏主要照顧者,這個照顧者可能是媽媽、保母等,孩子會宛如跟屁蟲,整天緊黏這位主要照顧者,一旦找不到,就會開始情緒不穩;二是對外人很排斥,看到陌生人會有害羞、冷淡或討厭的反應,尤其是當不認識的人想摸他、抱他時會很抗拒。
想要降低孩子的分離焦慮,其實平常就可以訓練,盧英仁醫師表示,不要讓孩子只有一個主要依附者,可讓他多接觸其他家人,例如平常都是媽媽在帶孩子,則爸爸下班後也要多陪伴、照顧,另周末時也可帶孩子去找阿公、阿嬤玩,讓孩子可以有多種選擇,這樣當最重要的照顧者離開了如去上班,孩子較不會感到無助。 緩焦慮可做訓練 此外,平常在家也可藉由短時間、短距離的分離,例如主要照顧者要去洗碗、上廁所時,可先跟孩子告知會去哪裡、做什麼、多久就會回來,這段時間先讓孩子玩喜歡的玩具,並在約定時間就趕快回來,藉由這樣經驗,孩子會知道照顧者只是暫時離開,很快就會回來,日後當面臨較長的分離時也較不會這麼焦慮和不安。
當孩子上幼兒園時,剛開始可能因不習慣而哭鬧,盧英仁醫師建議,可提前陪同孩子一起去熟悉幼兒園環境,另外,幫孩子準備他喜歡的玩具等,讓孩子帶在身上,減輕孤單感覺。通常隨著孩子年紀漸長,同儕的重要性會逐漸上升,孩子自然就會適應團體生活。
【醫師說】開業診所小兒科醫師 暨副院長 盧英仁
可從小跟孩子玩躲貓貓遊戲,讓寶寶知道照顧者不見了、還是會再回來,有助幫助其發展「物體恆存」概念。
資料來源:2016年6月5日蘋果日報 記者:林明佳
本區內容是由個人維護,若有不當資訊請通知客服協助處理或移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