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都是需要靠視覺去接收訊息。當你在享受五彩繽紛的聲光影像時,眼睛也同時遭受了比以前更多的各類刺激。色彩的多樣、光點的急速閃爍、畫面的迅速變換等等,都在在的讓人的眼睛應接不暇。眼睛是一個很敏銳的器官,所有的動作都是靠各部位的組織或是肌肉來協調,然而再強壯的肌肉也將因為變化的快速而反應不及,終至過度疲累,甚至衍生出其他眼睛病變。
其中要以高度近視人口比率的成長,以及白內障發生年齡的降低,兩項為3C產品是否危及眼睛健康的重要指標。
所謂高度近視(high myopia),是指近視度數超過600度。因為眼睛長時間的近距離看東西,會導致眼軸的持續被拉長,久而久之,就不容易恢復原狀,一旦眼軸每增加0.37mm,就形成100度的近視增加,本來成年人的視力是穩定的,而今就產生近視度數增加的情形,最終超過600度而成為高度近視。
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對近視的矯正很方便,例如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就已經很普遍,但不能忽略的是形成高度近視後,其所衍生出來的危機,不僅玻璃體和水晶體等各組織部位會受到牽連,還有包括各類型的視網膜病變,也都提升了發生的機率。以視網膜來說,輕則產生視網膜裂孔(視網膜破洞),嚴重時,則可能發生視網膜剝離,根據愛爾康大藥廠台灣分公司調查指出,高度近視民眾罹患視網膜剝離的比例,更是一般人的131倍!如不及時診治,還可能導致失明。
高度近視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視力減弱,對物體的判別清晰度下降;眼睛容易疲勞、飛蚊症,特別是視覺出現不規則閃電或亮光,此時應該立即就診檢查視網膜是否產生裂孔。至於衍生的眼睛病變,還包括有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
前段所提及的白內障,亦是不可等閒視之。以往白內障發生的平均年齡為55歲,因為3C產品的普遍,此病的平均發生年齡已經有顯著下降趨勢。根據健保資料的統計,在這五年來,台灣30~54歲的青壯人口罹患白內障的比率,較過去增加了二成以上。就筆者臨床所接觸到的案例顯示,有許多是高科技產品的重度使用者,或有人稱之為低頭族,因過度的用眼而導致眼疾異常的發生。
民眾不要還存著以往要等到白內障成熟才開刀的觀念,白內障一旦產生,就應該定期追蹤檢查,如果發現不良的視覺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時,就需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千萬不可諱忌求醫,更不要拖延。置換人工水晶體是目前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方式,而所置換的人工水晶體又是直接影響術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為患者可能合併近視或散光等屈光異常,接受手術時,患者可去了解各類型人工水晶體的特性,以符合對手術的期待。還有超過40歲,也是老花眼逐漸的產生,患者也要清楚的和醫師說明平時生活習慣,例如若要能夠同時看遠和看近,則可以考慮漸進式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手術已經一日千里,國內也引進了與國際同步的飛秒無刀雷射技術,該技術與傳統手術相較,可藉由電腦提供醫師高清晰度的3D立體模型,用於更精準的診斷和客製化的手術方式,加強術後效果。也可以降低手術過程中,對患者使用超音波的能量,減少患者眼球細胞的損失和眼睛的負擔,提升患者的手術安全性,縮短術後復原時間。
不論是何年齡,民眾對於3C產品的使用,應注意以下事項:
-
使用時,應保持40公分的距離。
-
使用電腦時,每一小時需要休息十分鐘,將目光移至遠方。
-
每次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三十分鐘。
-
使用各類3C產品的環境,必須光線充足,不可處於昏暗空間,會更傷眼。多
-
攝取葉黃素、類黃酮、玉米、藍莓、綠色蔬菜等對眼睛有幫助的食物。
-
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眼科專業檢查。
資料來源:NOW健康/文/双眼明眼科總院長 何一滔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