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的跳動開啟發育的脈動
早在胚胎剛發育的初期,心臟細胞就有自發性的規律跳動,啟動了胚胎發育的生理時鐘。由於心臟的跳動是身體振動頻率的源頭,根據這個體內的標準時鐘,各個器官才能有條不紊地按照時序一個接一個的形成和發育成熟,並且彼此保持和諧地運作。同時,每個器官的血液循環都擁有與心臟搏動相對應之共振頻率,得以確保該器官能有效率地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
等到胚胎的腦部和脊髓形成之後,心臟搏動的心律就改由「自律神經」接手來調控。也就是說從胎兒時期開始一直到成人,自律神經負責調控身體的生理時鐘—心臟的心律。自律神經除了調控心跳節律、收縮壓力和心臟本身的血流之外,還負責調節全身各處的局部血液循環。凡是動脈和微血管的血管壁都有交感神經分布,以便調控各部位適當的血流量(微循環)。你知道嗎?負責我們身體的動作以及感覺的體神經只占周邊神經的10%,其他90%的神經都是自律神經,可見自律神經系統是多麼的重要。
自律神經是疾病痊癒的關鍵
疾病痊癒的關鍵,在於調節身體自律神經的活性,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帶走累積在患部的乳酸廢物、發炎物質、自由基和神經疼痛物質等,疼痛很快地就會舒緩。接著,血液中的營養和氧氣就能夠經由已被改善的微循環,充分地進入患部來修復細胞。由於每天都能有效地活化細胞,所以症狀就會一天比一天好,最後就能達到最佳的修復狀態。因為自律神經掌管全身各處的微循環,並調節發炎和消炎之間的平衡,以及協調各器官之間運作的和諧,所以發揮自律神經的「自我修復」功能是疾病痊癒的關鍵。
平衡自律神經創造身體健康
由於自律神經的活性像腦波一樣,是一種波動頻率的傳導,是無法使用化學藥物去調節的,必須用振動的波頻才能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因此,我們需要運用物理的振動頻率才能調節自律神經的頻率,這是物理學上的「共振」原理,以改善患部的微循環,達到治療的目的。共振是宇宙間一切物質規律活動的普遍現象,人和所有的生物也是宇宙間的物質,共振也普遍存在於生命之中。人類除了心跳、血液循環、呼吸都有其固有頻率之外,我們的大腦進行思維活動時產生的腦波也會發生共振的現象。
調整自律神經活性的關鍵方法
目前臨床上有哪些方法可以調整自律神經的活性而達到治療的功效呢?
一、神經共振儀:使用一種模擬神經傳導的波頻,根據胚胎發育的機轉貼在患部相對應的部位,能夠調節患部的自律神經活性,達到改善患部的微循環和消除患部的慢性發炎。臨床常使用的經皮電刺激神經儀(TENS)和電針灸器,都是屬於這類原理的儀器。
二、量子共振儀:運用和諧的電磁場,改變患部粒子的振動頻率,矯正患部紊亂的磁場,讓堆積在患部深層不好的物質(如代謝廢物、毒素和濕氣)振盪吸附出來,並能改善患部的微循環,把這些不好的物質經由血液和淋巴液排出去,進而改善身體健康。
三、物理性晶片:利用天然磁力,依據胚胎發育的機轉貼在患部相對應的治療部位,這種天然磁場的頻率可以調節患部自律神經的活性,達到改善患部的微循環和消除患部的慢性發炎。另外,還有一種本身不具有任何能量的物理性貼片,經由這種物理性的結構可以增強患部和周遭環境能量波動的交流,並能調整患部的自律神經活性來恢復患部的微循環,因而促進患部的修復能力。
四、共振性食物:所謂共振食物是指能夠調節自律神經活性的食物組合。由於所有的物質都是原子所構成,也就是電子圍繞著質子在旋轉,因而產生一種振動波頻。所以,凡是物質都具有其固有的振動頻率,食物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自然界的每種食物也有其獨特的能量,也就是一種振動頻率。所以,食物不但具有化學上的營養熱量,也有物理上的振動頻率。依據不同食物的組合和比率調配出各種的食物組合,運用食物這種物理共振的作用能夠迅速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改善患部器官的局部微循環,消除患部的慢性發炎以及恢復患部器官的功能,自然就達到細胞修復的最佳狀態。
上述四類的治療,都是非藥物、無副作用的治本療法,不像藥物只是壓抑症狀而治標不治本。專業的自律神經醫師,會根據患者的主觀症狀以及自律神經檢測的客觀結果,擬定適合個人病況的客製化治療,方能達到治本療癒的功效。
陳惟華博士醫師 http://drchenwh.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