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外傷科主任王鍵元醫師 專精於骨外傷科,尤其對於「多重外傷」的處理 特別重視,也強調醫師要培養對其他科的敏感度 。
他認為醫師要看「病人」,而不是只看「病」, 還要看家屬及家庭狀況,來決定手術方式,王鍵元26年來始終以專業及熱情來照顧他的病人。
王鍵元醫學院畢業後,在台北榮總骨科部接受完整的住院醫師訓練,之後服務於竹北東元綜合醫院,一直在第一線親自處理各種骨折外傷病例,直到去年八月才轉戰中國附醫擔任骨外傷科主任。
由於自己在區域醫院服務二十多年,王鍵元說,在中小型醫院什麼都要會,雖然樣樣通但卻不夠專精,脊椎、外傷、骨折都要會開刀,小朋友的案例要處理,手指肌腱受傷也要會開。
如今在中國附醫是醫學中心,有各種次專科,例如分成脊椎科、小兒骨科、手外科等,他個人專注骨外傷,處理骨折、脫臼這些案例即可。
王鍵元認為這樣有好有壞,譬如醫學中心有專門治療運動傷害的醫師,若前往中小型醫院,他會無法處理脊椎骨折,便只能留在醫學中心。
當然留在醫學中心會愈來愈專精,各科的醫師對其他科別不是那麼熟悉,這是醫療專科化的結果,是全國甚至是世界性的問題。
例如骨科收治一個老人家,若他身上有其他疾病,例如心臟病、肺臟疾病,也許開完刀會併發肺水腫、急性呼吸衰竭,骨科無法處理,必須請其他科來會診。
這種狀況在醫學中心會愈來愈明顯,因為醫學中心分科愈細,大家只專精在自己的領域,醫師對其他科別的知識愈來愈不熟悉,所以是優點也是缺點。
萬一有其他科別的問題,可能會被miss掉。所以王鍵元認為醫師必須培養自己對其他科別的敏感度,所以自己之前在區域醫院的養成還是有幫助的。
王鍵元雖然本身專精骨外傷科,但他在東元醫院最後幾年,因為醫院想要通過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包括MI、腦中風、外傷等,因此集結許多外科,例如:一般外科、骨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等,一起開會討論處理「多重外傷」的病人,不會只侷限在自己的領域,對所有的醫師幫助很大。
所以,王鍵元開始對「多重外傷」特別關注。他說,轉戰中國附醫很快就過了一年,由於董事長蔡長海博士的卓越領導,長遠的眼光讓醫院穩健的拓展,自己很榮幸能加入此團隊。
他期許自己未來要累積更多臨床經驗、多做研究,外傷方面希望能更加強自己的實力,並且貢獻經驗,讓台灣骨科界更重視「多重外傷」,而不是只專精自己的領域。
為了讓自己在專業領域更精進,王鍵元去(2016)年12月參加瑞士AO外傷研討會,與會專家都是來自各地的資深骨科醫師。
藉由相互討論,他發現東西方在治療上有很大的不同,像尺骨骨折,沒有移位的singlefracture ,以台灣的經驗,一定都是打石膏,讓骨頭自己癒合。
可是這次很意外的發現,幾乎所有歐洲的醫師都會開刀打鋼板固定,讓病人可以儘早痊癒,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page}
但是,亞洲醫師還是以較保守的打石膏方式,從這裡就可以發現因為國情的不同,連帶的治療方向也不同。
他強調,這種現象在台灣也是如此,同樣採取「保守治療」的方式,因為擔心健保署會解讀為「過度醫療」而被核刪,做起來綁手綁腳,還要擔心醫糾,因此愈做愈保守。
王鍵元指出,器械的協助也是骨科治療一大利器。例如:MAKO機器手臂,王鍵元說,許弘昌醫師是全台灣運用最多的醫師。MAKO機器手臂幫忙醫師做更精確的動作,甚至可以用機器幫病人做骨折的復位。
他表示,以往常說骨科醫師要身強體壯,因為做復位的動作需要力量,而且要撐住不能動,一放鬆就歪掉了。
現在有機器手臂可以幫忙復位,醫師只需把釘子釘上去,用機器拉到需要的位置,再打鋼釘即可,所以運用機器人幫忙是未來的趨勢。
此外,還可以運用Hana table,將病人的腳固定在架上,可以調整各種角度,是進行包括:人工關節、骨折時很好的輔助工具,而且器械是碳纖維材質,X光可以穿透過去,臨床經驗發現是非常的實用。
行醫經驗豐富的王鍵元強調,醫師要看「病人」,而不是只看「病」,要觀察整個病人,培養敏感度。
此外,還要看家屬,病人的治療有時與家人照顧的方向、能力有關,所以要考慮的不只是病人,還要考慮病人開刀之後的照顧、家屬的Support如何等。
例如病人的生活環境,是一個人獨居?從事何種工作?有人可以照顧?這些都是影響手術方式的因素,甚至不需要手術,因為有時候做多了反而有害。
王鍵元舉例,一位九十幾歲的阿公,人工關節鬆脫又骨折,住院醫師認為都鬆脫了,一定要換掉,但這是很大的手術。
王鍵元前往急診看這位阿公,發現病人已經奄奄一息了,若真的幫病人進行手術,換了人工關節,到時別說出院,病人可能連開刀房都出不去,因為根本撐不過此重大手術。
於是,王鍵元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幫病人將骨 折固定,病人坐輪椅順利出院,至少生活還可以 自理。
所以他認為醫師要看病人,而不是只看疾病本身 ,還要考量家庭狀況。王鍵元以多年的行醫經驗 ,針對不同的病人進行全盤考量,未來還要繼續 用自己的熱情來照顧病人。
來源:【醫藥新聞週刊/記者張玉櫻/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