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患同時服用至少3種(包括利尿劑)不同機轉之降血壓藥物,且已達到適當劑量,仍無法將血壓控制到目標血壓值(140/90mmHg以下)時,即稱之為難治型高血壓。造成難治型高血壓的成因很多,其中以腎交感神經亢奮為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睡眠中因為呼吸不順、身體緊張導致交感神經失調,促使分泌大量升壓傳導物質,激化腎臟血壓調控反應,使血壓持續升高。
日前美國心臟學會已修改高血壓定義,從140/90毫米汞柱下修至130/80毫米汞柱,台灣高血壓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出版之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亦強調對罹患腦中風正在服用抗血栓藥物、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合併蛋白尿者,血壓控制應低於130/80毫米汞柱。
難治型高血壓好發族群:40歲以上、肥胖者、睡眠呼吸中止患者
高血壓的嚴重性就在於,它會引發全身多處器官併發症,包括心、血管、腎、腦組織等,且高血壓的嚴重程度也會影響併發症發生早晚與嚴重程度。如果高血壓沒有良好的控制,因高血壓所引起的動脈硬化會導致壽命縮短20 年;另外美國退伍軍人血壓研究也顯示,中度高血壓如果沒有藥物等醫療介入,5 年後會有55%以上的患者會發生心、血管疾病,且隨著年齡增長,併發症會愈多。
高血壓的併發症和血壓控制好壞有明顯相關。一般而言,收縮壓每上升20毫米汞柱、舒張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心血管死亡率就會增加1 倍。
長期處於高血壓下的併發症
常見的高血壓併發症包括:
1.血管病變:血壓高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血管,繼而引起血管硬化或阻塞;而因血管硬化、阻塞、血管壁壞死,將出現主動脈硬化、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動脈粥狀硬化血管瘤及下肢周邊血管阻塞等血管病變,最終導致心臟、腎臟等主要器官發生病變,也可能造成下肢缺血壞死,嚴重者必須截肢。
2.心臟病:包括心臟肥厚、心臟衰竭、冠狀動脈阻塞、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等都可能是因為高血壓而造成的併發症。臨床研究亦證實,高血壓會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3.腎臟病:如腎硬化症、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各種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即是腎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
4.腦部病變:如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等,臨床統計指出,有高血壓的人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沒有高血壓的人的4 ∼ 6 倍之多。即使沒有明顯的中風症狀,高血壓也是老人血管性失智、大腦白質軟化症等引起老年人功能明顯衰退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5.眼底病變:高血壓同樣會影響眼睛,這是因為眼底佈滿許多細小的血管,當血管硬化或阻塞時,也會使得眼底小血管阻塞而發生視網膜病變等相關併發症。
要預防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最重要在控制好血壓。控制好高血壓平均能降低25%的心肌梗塞、40%的中風及50%的心臟衰竭發生率。除了遵從醫囑正確服藥,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也是控制血壓的關鍵。建議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控制鹽分攝取,且勿過度飲酒,適度減重、戒菸也有助控制血壓,飲食上多蔬果、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多攝取蛋白質,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