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常見暖冬現象,民眾冬日裡時有「朝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感覺。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遇到寒冬都懂得留意保暖,也會主動詢問是否需加藥及調整用藥,但往往會忽略暖冬溫差過大或突如其來的氣溫下降,尤其中老年患者對溫差的適應力及對血壓的調控能力差,血壓容易波動,很可能因此而猝死,要非常小心。
不論春夏秋冬 都應注意氣溫變化
高血壓患者要非常注意溫差的變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血管內科李修豪醫師指出,不論春夏秋冬,高血壓患者都應注意氣溫,多添衣物或調整空調,讓自己處於適切溫度的環境裡,避免交感神經因溫差而趨於活絡,引發心血管併發症。除了交感神經的影響,脫水也會造成血液凝結,因此建議患者除了長時間活動時要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後,也應適量飲用溫開水,避免血液濃稠引發血栓,形成中風或心肌梗塞。
沒症狀難發現! 高血壓控制從定期監測做起
由於高血壓在出現嚴重併發症前,往往症狀輕微難以察覺;所以,李修豪建議,民眾應養成定期量測血壓的習慣,若已確診為高血壓患者,則應遵照醫囑服藥並搭配每天早晚量測血壓,才能即時監測治療成效或調整用藥。
目前臨床上針對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包括ARB(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CCB(鈣離子通道阻斷劑)、ACEI(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等,由於每個人對用藥的反應都不相同,必須根據個別狀況調整藥物種類與劑量。李修豪說,藥物選擇除了必須有效控制血壓,近年來開立血壓用藥也越趨重視便利性,像是長效型及複方藥物的選擇,便可減少用藥次數及顆數,幫助提升患者服藥順從性。
生活習慣搭配服藥 決勝高血壓持久戰
高血壓的控制與併發症預防是一場持久戰,按時用藥、留意外在環境影響及改善生活習慣都是穩控血壓的必備功課。李修豪說,自己其實也是收縮壓120-140mmhg、舒張壓80-90mmhg的高血壓前期患者,現階段就是透過運動、飲食進行改善,讓血壓超過140/ 90mmhg的時間越晚來,延後必須透過藥物控制的時間。
針對已經開始接受治療的患者,李修豪建議,除了定時服藥監測外,更要調整生活習慣,多攝取蔬果、避免菸酒、控制體重及維持每週3至4次、每次40分鐘的運動習慣,將血壓降至理想值後,也可與醫師逐步討論慢慢減藥。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