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秋冬飽受空污威脅,今年11月中旬,根據14個空氣品質觀測站統計,細懸浮微粒PM2.5達「紫爆」嚴重汙染等級。專家表示,當空污濃度過高應減少外出,室內可多放綠色植物,具有淨化前驅物質,並吸附PM2.5的效果,能降低危害健康的風險。
空染危害 PM2.5最傷身
清大化工系教授凌永健表示,民眾不論居家生活或外出活動時,都可能會吸入空氣中存在的許多污染物,其中又以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漂浮灰塵粒狀物,也就是PM2.5影響最甚,可穿透人體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引發許多疾病,如氣喘、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癌症等。
PM2.5來源多
凌永健舉例,PM2.5的生成分為天然及人為兩種,來源包括本地污染及境外傳輸,室外污染源包括建築塗料、工地粉塵、工業排放、燃燒排放、機動車輛、農業畜牧業、海鹽飛沫等;室内污染源則有二手菸、空調、烹調、地毯、寢具、焚香、燃燒蚊香、金紙燃燒等。PM2.5的來源瞬息萬變,非常複雜,不容忽視其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紫爆等級外出戴口罩
凌永健強調,當PM2.5濃度到達紫爆等級,民眾如果有身體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減少或必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尤其是患有心臟、呼吸道、氣喘及心血管疾病者,不得以出外時,要記得戴口罩。在室內則可擺放綠色植物,雖然吸附PM2.5的效果有限,但能淨化相關前驅物,降低危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