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英國一篇醫學文章探討安眠藥使用者的死亡與罹癌率,跟未服用的同年齡對照組相比,1年內只使用18顆以下的安眠藥,其死亡風險會增加3.6倍;1年內使用18到132顆安眠藥,死亡風險會增加4.43倍;使用132顆以上者風險會增加5.32倍。
這個研究是在美國做,主要是社經地位較低的病人,最常用的安眠藥是Zolpidem(即使蒂諾斯類藥物)。這種死亡風險增加情況和安眠藥種類並沒有太大關係,但和病人年齡有關,風險會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尤其是75歲以上的病人。
假如這研究很嚴謹,一定可刊登在很好的期刊,並引起矚目與熱烈討論,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研究方法先天上受限外,最大的問題是結果悖離常識上的直覺。
1年18顆相當於1個月吃1顆半安眠藥,單這樣就增加死亡風險3倍半,而且是在短短2年半的追蹤期內,這一點都不合理。
有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是安眠藥使用組的身體狀況遠差於對照組,即使用統計方法加以修正,依然留下很多疑點;第二是這些病人到底是哪些死因變高?是意外?自殺?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統呢?文章並沒有任何說明。絕不可能是任何種類的死因都上升,或許真正有問題的是低社經階層使用安眠藥者,其身心或家庭狀況較差。
至於致癌率,其風險只略微在高劑量組增加30%左右,應該也是研究方法與樣本的問題。從目前的資料來看,使用安眠藥者應該不用擔心藥物安全的問題,但是長期的使用安眠藥物絕不是大家所樂見,也應該是醫師努力的方向,所以:
- 要有信心跟決心處理失眠問題,而不是矛盾與擔心。
- 及早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而不是隨便找一個醫師開藥就好。
- 即使專科醫師也可能輕忽失眠的診斷與治療,必須提醒醫師,而不是習慣成自然地拿藥就好。
- 自己該做的功課要努力,像養成睡眠的好習慣,放鬆練習,而不是將責任都丟給醫師。
- 政府與精神科學會應攜手面對百萬計的失眠人口,而不是放任藥物隨意開立。
資料來源:台北黃偉俐身心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