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按貪睡鍵 有損身心健康【楊聰財醫師】

一直按貪睡鍵 有損身心健康

一直按貪睡鍵 有損身心健康

許多人在早上的鬧鐘響起時,會按下「貪睡鍵」繼續睡10分鐘不等,以為這樣能睡得更飽,但專家表示,狂按貪睡鬧鐘的行為不僅無法讓你睡飽,甚至還可能傷害大腦!這是真的嗎?

當我們早上鬧鐘響起時,有些人習慣按下「貪睡鍵」(Snooze Button),希望能多睡上幾分鐘再起床,這似乎是一個普遍的行為。然而,專家警告說,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可能對大腦和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以下將從生理、心理、環境和精神四個角度,來探討為什麼按下貪睡鍵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一、生理角度

1. 睡眠週期的干擾

按下貪睡鍵的行為會干擾你的睡眠週期。每個人每天的睡眠由多個睡眠週期組成,每個週期大約持續90分鐘,包含淺睡、深睡和快速眼動(REM)睡眠三個階段。當鬧鐘響起時,身體通常已經完成了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如果按下貪睡鍵並繼續睡眠,你可能會重新進入睡眠的初期階段,而這個階段的睡眠質量較低。當再次被鬧鐘叫醒時,你可能會處於淺睡或深睡階段,此時醒來會感到更加疲憊和困倦,這是所謂的「睡眠慣性」。

2. 生理節律的錯亂

人體的生理節律(circadian rhythm)受光線、活動和飲食等因素的影響,這個節律控制著你的睡眠和清醒週期。如果你反覆按下貪睡鍵,這會讓你的大腦感到困惑,因為它無法準確預測你的起床時間。這種不穩定的清醒模式可能會擾亂你的內部時鐘,進而影響整天的清醒度和生產力。此外,反覆的被鬧鐘打斷可能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導致早晨醒來時感到焦慮和不安。

3. 睡眠質量下降

多次按下貪睡鍵通常伴隨著淺睡,這意味著你無法進入深度睡眠或REM睡眠,這些睡眠階段對身體的修復和大腦的整理非常重要。淺睡狀態下的睡眠不但無法達到真正的休息效果,還可能導致你在白天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記憶和學習能力。長期下來,這可能會對大腦的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二、心理角度

1. 焦慮感的增加

按下貪睡鍵後重新入睡的幾分鐘內,你可能會處於一種輕度焦慮的狀態,因為你知道鬧鐘即將再次響起。這種焦慮感不僅會干擾你的短暫睡眠,還可能讓你在醒來時感到更加焦慮。這種習慣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會造成晨間焦慮,進而影響你一天的情緒和心理健康。

2. 意志力的削弱

反覆按下貪睡鍵可能會影響你的意志力。這是一種推遲責任的行為,可能導致你在面對其他生活中的挑戰時,也採取拖延或逃避的態度。這種習慣會削弱你對自我控制的信心,進而影響你在其他領域的表現。

3. 自我價值感的降低

長期依賴貪睡鍵的人,可能會逐漸降低對自己的期望,認為自己無法按照計劃起床和開始一天的生活。這種自我貶低的心理狀態可能進一步影響你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更加無力和沮喪。

三、環境角度

1. 作息時間的混亂

經常按下貪睡鍵會導致作息時間的不規律,這會進一步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安排。如果你習慣於早晨按下貪睡鍵並因此延後起床時間,可能會導致你在趕時間的壓力下匆忙行事,影響你早晨的準備時間、飲食習慣,甚至可能會讓你遲到。

2. 工作與學習效率的下降

反覆的按下貪睡鍵,可能會讓你在一天中感到更加疲憊和不集中,這將直接影響你的工作或學習效率。由於無法在清醒時保持最佳狀態,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難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務的速度減慢,並且容易犯錯,這會進一步增強你的挫折感。

3. 社交生活的影響

如果按下貪睡鍵導致你晚起,這可能會打亂你與家人或室友的作息同步,影響彼此的生活節奏。這種作息不一致可能會引發衝突,影響人際關係,進一步造成心理壓力。

四、精神角度

1. 失去清晨的靜心時刻

清晨是一天中最適合進行靜心和冥想的時刻。這段時間通常安靜且不受干擾,適合進行自我反思和精神充電。然而,如果你習慣按下貪睡鍵,你將失去這個寶貴的時段,無法為一天做好心理和精神上的準備。

2. 錯失提升生活品質的機會

早晨是設定一天目標並計劃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的最佳時間。如果你反覆按下貪睡鍵,這會使你失去這些重要的準備時刻,無法有效提升生活品質。精神層面的怠惰也可能隨之加重,使你一天的心情和精神狀態受到影響。

3. 影響長期精神健康

反覆的貪睡行為可能導致負面情緒的累積,這些情緒可能包括挫敗感、自責感和無助感。這些負面情緒若長期未被有效處理,可能會對精神健康造成長遠的影響,例如增加焦慮症或抑鬱症的風險。

=結論

按下貪睡鍵表面上似乎可以讓你多睡幾分鐘,但實際上這樣做對你的身體、大腦、心理和精神狀態都有潛在的負面影響。持續按下貪睡鍵不僅無法讓你真正獲得充足的睡眠,反而可能打亂你的生理節律,降低你的日間效率,增加焦慮感,並影響你的精神健康。因此,最好的做法是設定一個固定的起床時間,並堅持在鬧鐘響起時立即起床,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以確保你能夠在一天中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和生產力。

文章來源:痞客邦 - 楊聰財部落格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