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女子宮內膜癌,靠「1治療方式」保住子宮 順利懷孕生子

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五位。

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五位。

今年35歲的黃小姐,3年前因月經異常就診,經檢查確認為子宮內膜癌,傳統治療須手術切除子宮。然而,她未婚且未來想要生育,在醫病討論後選擇不手術,接受口服黃體素治療,定期追蹤檢查確認癌細胞全部消失。後來結婚並成功懷孕在去年底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目前仍持續以黃體素來控制子宮內膜癌的復發,定期追蹤,尚無復發跡象。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王韶靖醫師指出,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五位。40至60歲、停經年齡前後的女性為好發族群,且有年輕化趨勢,在台灣有7%發生在40歲以下、15%發生在45歲以下的年輕婦女。原因與飲食西化、肥胖、未生育有關之外,尚包含比較晚停經、多囊性卵巢、糖尿病、雌激素過度刺激等風險因子。

口服黃體素治療 有機會保生育功能

目前子宮內膜癌標準治療方式是完整子宮切除,對於正逢生育年齡、尚未完成生育計劃的患者來說,是人生沉重的決定,若可透過口服黃體素或放置含有黃體素的避孕器於子宮,給予大量黃體素治療,並於治療期間每3個月追蹤一次子宮內膜切片,再視治療反應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嘗試保留生育功能,可能改變患者一生。

然而,非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皆適用黃體素治療,王韶靖解釋,患者必須符合是第一型子宮內膜樣癌(endometrioid)、細胞分化良好(grade 1)、沒有轉移跡象,且癌症侵犯子宮肌肉層一半以內(stage IA)。慶幸的是,子宮內膜增生或內膜癌患者,通常在疾病早期就有症狀,易於早期發現、診斷與治療。

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醫師王韶靖說明病患經黃體素治療後,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子宮內膜病灶已萎縮。

留意子宮異常症狀 早期發現避免死亡威脅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以月經異常為主,接近9成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均有異常出血,例如停經後出血,或月經與月經之間出血、滴滴答答拖很久、或是性交後出血等症狀。當出現上述症狀若能及早就醫,80%的病人經檢查診斷多仍在第一期、癌細胞沒有轉移。

王韶靖提醒,一般而言,子宮內膜癌的預後良好,能夠早期發現是重要關鍵。如果不幸罹患子宮內膜癌,對於有生育規劃的女性更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對無生育需求患者來說,早期發現、治療可有效避免癌症死亡威脅。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健康專輯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