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血液透析病友來說,常常會對於「都已經開始洗腎了,還要吃糖尿病藥嗎?」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但根據高雄榮民總醫院利用全國健保資料庫,分析5249名新產生透析病友的大數據研究發現,洗腎並不代表糖尿病會消失,若病友開始透析後自行停藥,反而會顯著增加死亡風險。高榮團隊提醒,無論是口服藥或胰島素,持續治療者的存活較佳,提醒病友切勿因洗腎,自行中斷糖尿病治療。
大數據揭真相:停用降血糖藥恐增死亡風險
高雄榮總大數據研究中心團隊在陳金順院長及屏東榮總腎臟科主任歐世祥帶領下,利用健保資料庫分析2011年至2015年間、共5249名新進入透析治療的病友。該研究把洗腎前已有糖尿病的病友(PDD)細分為持續用藥組(PDD-M)與停用藥物組(PDD-NM),結果發現,原本就罹患糖尿病者若於洗腎後持續服用降血糖藥物(無論口服或胰島素),存活率明顯較高;反之,若自行停藥,死亡風險則顯著上升,凸顯了洗腎期間,患者「持續控糖」的重要性。
高齡男性腎友口服藥效果佳 腎友控糖仍須醫師調整
此外,針對洗腎後才被確診糖尿病的病友,研究也發現,初期選擇口服藥或胰島素的糖尿病友,整體存活差異不大;但在高齡與男性族群中,口服藥組卻顯示出較佳的存活趨勢。儘管有此發現,但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助理研究員殷君豪提醒,每位病友的腎功能、心血管狀況與低血糖風險各不相同,最適合的用藥組合仍須由醫師依據個人情況量身調整。
透析日血糖波動大 安全控糖必記「保命4口訣」
洗腎期間,透析病友的血糖容易忽高忽低,特別在透析日更需謹慎。殷君豪助理研究員指出,低血糖常見症狀包括手抖、冒冷汗、頭暈、心悸與視線模糊;若發生應立即依醫囑補充含糖食物,並在15分鐘後再度測量血糖。而高血糖則會增加感染與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同樣不可忽視。
殷君豪助理研究員提醒病友及家屬,牢記4句保命重點:「不要自己停藥、不要自己加減劑量、規律量血糖、身上帶救急糖。」他建議,透析當天不要空腹就上機,下機後也應再次量血糖並適時補點心,以防「反彈低血糖」。
此外,醫療團隊也應在病人開始洗腎時,馬上進行用藥盤點與衛教,並安排出院後7至14天回診或電話追蹤,持續監測低血糖與再住院率,讓「持續治療」能真正落實於日常照護中。
原文出處:高榮醫訊 第28卷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