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90歲的沈女士,近半年來發現左耳有悶塞感,且近日左側外耳道還出現腐敗味的分泌物,從外觀看來,外耳道有像是耳屎的塊狀物,無法用棉花棒移除,還會出血。收治病例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邱怡喬表示,患者罹患的是極為罕見的外耳道鱗狀細胞癌,常見症狀有耳悶塞感、聽力下降及外耳道出血,提醒民眾,若耳朵出現類似異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沈女士雖然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但家族並沒有癌症史,醫師檢查發現,她的左側外耳道充滿疣狀腫瘤,約0.4公分大小,利用棉花棒觸碰,容易出血且合併黃色分泌物。經過外耳道腫瘤切片,病理化驗後,確診為外耳道鱗狀細胞癌。
歐洲文獻記載指出,外耳道癌是極為罕見的癌症,每年發生率僅一百萬分之一,而外耳道癌最常見的類型是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一般來說,外耳道癌好發於50~60歲的中年族群,會出現的症狀,包括耳漏、耳悶塞感、聽力下降及外耳道出血等。目前最佳的治療方式為癌症廣泛切除術,合併術後的放射治療。
邱怡喬表示,外耳道癌儘管接受手術和術後放射治療,但5年的存活率僅37%,預後狀況並不好。呼籲民眾,若耳道出現有無法移除的腫塊,且合併聽力下降、耳漏、出血等現象,最好盡速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可進一步評估,是否需切片檢查,排除外耳道惡性腫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