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醫美亂象 打破五大迷思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103年針對大學在校學生做的美容醫學問卷調查顯示,有18.8%的學生曾接受美容醫學,但有80%的學生認為,非醫護人員可提供醫療諮詢或療程建議,顯示對醫美的規範有待加強。隨著醫美普及,也衍生出眾多亂象,社團法人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指出,許多民眾對醫美不甚了解,在選擇療程上常見到五大迷思,建議民眾術前應該多諮詢,避免衝動行事,產生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臺北市衛生局103年的調查顯示,逾19%的學生曾接受醫美;有91.7%學生不了解販售或贈送的美容醫學優惠券是不合法行為;近80%的學生認為非醫護人員可提供醫療諮詢;有50%的學生不知道未滿18歲,未取得監護人同意不得施作非醫療必要手術治療。臺北市衛生局提醒,美容醫學手術屬於醫療行為,就診程序和一般就醫流程相同,應由醫生親自看診、諮詢;先由諮詢師、美容師解說,並不符合醫療常規程序。
 
楊志勛透露,現階段常見的五大迷思,第一是,體驗價、揪團共購並不見得划算,因每個人的膚質不同,應先評估後,再決定療程;第二是,網路廣告的治療效果佳,但並不見得適合自己,勿聽信只接受某個療程,就會變美的話術;第三是,雷射不能一次解決所有皮膚問題,應評估各種皮膚狀況;第四是,便宜的肉毒桿菌、玻尿酸可能是用稀釋針劑或劣質品,要小心副作用;第五是,毛囊植愈多,頭髮不見得越茂密,因植過多的毛囊將無法存活,效果打折。
 
臺北市衛生局指出,整形外科相關的醫療爭議案件,逐年增加,102年共84件,103年攀升至146件。提醒民眾,應慎選美容醫學診所,若對美容醫學有相關疑問,可至臺北市衛生局網站美容醫學專區查詢;若發生美容醫學醫療爭議,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7080洽詢。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