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品質差 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隨著人類生活越來越都市化,生活環境往往侷限在一棟又一棟的大樓,整天幾乎都圍繞著密閉空氣;專家提醒,忽略密閉空間當中的空氣品質,間接地就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並誘發氣喘、流行性感冒,民眾在選擇工作環境和住家時,能夠審慎地評估,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健康。
 
長期關注室內環境品質的前室內設計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古乾衡老師表示,過去我們常以為外面空氣不好,所以把門戶緊閉,不讓外面的空氣進來,但這種觀念是錯的;其實,建築物內的空氣品質不見得較好,甚至可能比室外還要糟糕。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982年時就指出,若室內空氣品質不好,受到微懸浮粒子、甲醛、塵(虫滿)等污染物的侵襲,有可能會導致人體產生「病態建築物症候群」(SBS)。SBS是指因建築物內空氣污染導致人體異常症狀,如神經毒性症狀,包含眼,鼻,喉頭感到刺激等,並可能誘發氣喘發作等。
 
WHO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因為室內空氣污染而死於氣喘的人,全球每年有10萬人,其中有35%為兒童。因為兒童身體正在成長中,呼吸量與體重的比例較成年人高50%,再加上兒童有80%以上的時間是生活在室內,因此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
 
為了健康著想,改善空氣品質絕對是刻不容緩。古乾衡老師對此提出如何選擇優質居住空間四要件;他說,就是要「能、省、美、藝」,意思是選擇居住環境首重「功能」,並且經費要夠「省」,整體視覺設計要「美觀」,住宅的陳設要有「藝術」性,這才是選擇好住宅的順序。
 
此外,為了保護民眾的健康權益,環保署在去年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並於今年11月23日正式實施。古乾衡老師認為,很高興看到政府踏出這重要的一步,更重要的是未來的執行能夠確實,嚴格約束建商及管理單位,讓民眾可以擁有優質的室內空氣品質,為民眾健康把關。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