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輯/癌症不是只能硬撐!從診斷、治療到照護 掌握新趨勢讓選擇更有依據

癌症不是只能硬撐!從診斷、治療到照護 掌握新趨勢讓選擇更有依據

面對癌症,病友與家屬最怕走錯路。從正確的診斷開始,到治療選擇、疼痛控制與生活照護,每個環節都牽動著療效及生活品質。隨著醫療趨勢的不斷演進,像是微創手術、標靶治療、癌症疼痛的整合照護,甚至營養與心理支持,都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健康醫療網》邀集多位專家,帶您一一釐清,讓面對癌症的每個決定都有依據、少點徬徨。

  • 早期肺癌術後仍有復發風險!「基因檢測」超前部署 提升治癒機會
    雖然早期肺癌患者多數可以接受手術,但術後復發的風險依然存在,尤其是對於早期患者,其高達40%的復發率令人擔憂。除了定期追蹤,術後有哪些治療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的風險?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早期肺癌術後不可掉以輕心 腫瘤期別愈高愈易復發義大醫院醫學研究部副部長暨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高明蔚表示,...
  • 早期肺癌患者必看! 醫師帶你了解各期別術後復發率、降低復發的方法
    早期肺癌雖然可以透過手術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但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性,若想降低復發的機會,術後患者除了定期追蹤以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復發率呢?高雄榮民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湯恩魁醫師帶民眾一一了解!早期肺癌1B期復發率就有近4成 EGFR基因突變者更高現在肺癌的手術方式相當進步,能將腫瘤切除得相當乾淨...
  • 了解卵巢癌基因檢測重要性! 醫建議應檢測「這2項目」助治療方案制定
    基因檢測在癌症治療策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卵巢癌亦不例外。北醫附醫婦產部教授邱德生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建議卵巢癌患者進行 BRCA 1/2 基因檢測以及 HRD(同源重組修復缺失)基因檢測,以協助制定個人化治療策略。這些檢測有助於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例如 PARP 抑制劑和血管新生抑制劑),作為...
  • 腫瘤位置影響是否需要人工肛門 大腸直腸癌手術新選擇 提高術後恢復品質
    過去的觀念裡,大腸直腸癌患者聽到手術後要裝人工肛門,因此對手術相當排斥、恐懼,進而導致延誤治療。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外科主任柯道維醫師指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手術有更多選擇,例如使用微創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能提高手術穩定度、腫瘤切除精確度,讓腸道與肛門重建接合得更好,減少術後併發症的風險。此外,柯醫師...
  • 肺癌患者常見2大問題 疼痛、癌症惡病質如何改善?專家來解答!
    當癌症治療到達一定程度,且積極治療已經不符合其現況時,就會建議病患進入「緩和療護」階段,這時常見的困擾往往是癌症惡病質、疼痛等2大問題,該如何減輕患者的痛苦並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呢?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吳教恩、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葉育雯 一一解答!什麼是「癌症惡病質」? 如何診斷?會有哪些影響?「緩...
  •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需考量「這些」 海福刀助患者快速回歸工作崗
    攝護腺癌已是男性相當常見的泌尿生殖癌,根據衛福部2024年12月19日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1年攝護腺癌發生率已經上升為男性十大癌症的第3位。攝護腺癌治療考量相當重要,在治療選擇上,臨床醫師會考慮哪些因素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黃書彬教授來解答!男性常見泌尿生殖癌「攝護腺癌」 醫師...
  • 攝護腺癌患者新選擇 從手術到海福刀的多元治療方案
    據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五,同時也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見的癌症,這些數據背後反映了許多中、老年男性面臨的壓力與焦慮;對確診男性來說,不僅要面對疾病帶來的身體影響,還要應對治療所伴隨的擔憂和疑慮。台灣攝護腺癌攀升:飲食影響與早篩建議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教授馮思中表示...
  • 癌症化療前、中、後飲食該注意哪些?胃口不好怎麼辦? 營養師解答!
    飲食營養對於癌症病友相當重要,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表示,許多研究都指出,癌症治療前後的營養狀況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治療的成效,鞏固好自己的營養對治療將會有所幫助。不過,進行化療後常常會覺得胃口不好、不想吃東西,該麼做才能提升食慾?化療前、中、後飲食營養這部分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黃翠華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