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輯/男人健康警訊與日常隱憂一次看懂 從檢測到照護全面守護自己

男人健康警訊與日常隱憂一次看懂 從檢測到照護全面守護自己
許多男性總覺得「撐一下就好」,卻忽略了身體早已發出的警訊。像是攝護腺癌的 PSA 異常,透過新一代檢測技術,能在病情惡化前先揪出病灶;胃潰瘍除了幽門桿菌,長期服用止痛藥也是常見原因;而持續疲憊、性功能下降或情緒低落,則可能與荷爾蒙失衡及男性更年期有關。
除了疾病警訊,日常生活中也潛藏著兩大健康隱憂——長時間久坐對骨盆的影響,以及刮鬍、出油造成的皮膚問題。《健康醫療網》一次整理男性常見健康重點,從醫療檢測到生活照護,幫你把健康守護好、活得更自在。
-
近年全球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整體略為下降,但男性患者比例卻高於女性。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胃腸肝膽科、專任主治醫師黃上秦表示,根據研究統計,年紀較大、有抽菸、喝酒習慣、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的男性族群,為目前潰瘍發生的高風險群。此外,有研究顯示高工時、輪班、職場壓力大的...
-
許多男性在中年甚至30歲左右,便開始出現容易疲憊、性功能下滑的狀況。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泌尿科醫師劉忠一指出,這與現代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因素息息相關,許多患者擔心是否罹患睪固酮低下症(又稱男性更年期或低睪固酮症候群)。事實上,只要及時瞭解與調整生活方式,這類問題是可以改善的。睪固酮低下年...
-
許多男性都有這樣的困擾:明明有在洗澡,為什麼床單、衣服總是看起來油膩發黃?自己為何比女性更容易有體味?想開始保養肌膚又不知從何下手?皮膚科黃幼鳴醫師表示,因生理結構上的差異,男性肌膚確實較油膩、出汗多,也較容易產生各種肌膚問題。男性除了忽視肌膚保養,也常有用錯產品、過度去油或去角質、刮鬍不注意等誤區...
-
美國前總統拜登日前確診晚期攝護腺癌,消息引發全球關注。根據台灣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結果顯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上升至男性十大癌症第三位,死亡率也位居第六位,且逐年上升。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醫務部主任暨泌尿科張宇鳴醫師指出,早期攝護腺癌預後良好,建議50歲以上、有家族史等高風險族群,定期安...
-
攝護腺癌又名前列腺癌,被稱為「熟男隱形殺手」,在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中高居第三名。由於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逾三成初診攝護腺癌病人已出現癌症遠處轉移,且早期的攝護腺癌在治療後約有兩成會在5年內復發。傳統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及骨骼掃描等,對於偵測早期或微小轉移病灶的敏感度有限,...
-
在快節奏與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中年男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挑戰。根據最新心理健康調查顯示,45至60歲男性中,有近四成出現「情緒麻痺」傾向,這是一種情緒反應遲鈍、無法感受快樂或悲傷的心理狀態。這類現象往往被忽視,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嚴重的身心疾病,家庭失和甚至自殺風險。這次就讓精神科診所醫師黃偉俐...
-
過去在大家的印象中,骨盆問題常見於女性,尤其是生產和更年期之後。《彭博社》日前報導,華爾街許多男性上班族飽受下體疼痛困擾,卻羞於啟齒,前往泌尿科也找不到病因,最後才發現是骨盆出了問題,推測與久坐、壓力過大有關。台灣也有不少上班族工時長、工作環境高壓,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林智佳醫師指出,男性應留意排尿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