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症狀似感冒的淋巴癌 未治療恐「數月就奪命」

民眾若身上莫名出現淋巴結腫脹、發燒攝氏38度以上且持續超過2周、夜間盜汗、久咳不癒超過1個月、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及疲憊感越來越重的狀況,建議及時就醫,並且遵照醫囑,完成檢查。

民眾若身上莫名出現淋巴結腫脹、發燒攝氏38度以上且持續超過2周、夜間盜汗、久咳不癒超過1個月、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及疲憊感越來越重的狀況,建議及時就醫,並且遵照醫囑,完成檢查。

Omicron疫情全台升溫,民眾若出現咳嗽、發燒等相關症狀必須嚴正以待,然而,會引起相關症狀的不只有新冠肺炎,還可能是淋巴癌所致。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醫師林耘曲表示,有6大症狀須注意:「腫、燒、汗、咳、瘦、累」,且千萬別當成老化、疲勞,通常這6症狀很可能是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當中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程又快又猛,惡性程度高,因此莫名的不舒服可能就是淋巴癌的警訊,必須及早治療。

快檢視這6症狀 千萬別以為只是勞累、老化

林耘曲表示,淋巴細胞是身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可抵抗入侵人體的病毒和細菌,若淋巴細胞發生病變,可能會發生失控的增長或喪失雕往機制,導致衰老而功能下降的淋巴細胞不會被淘汰,而又多又無用的淋巴細胞,就可能引起淋巴癌(或稱惡性淋巴瘤)。淋巴癌分為2種: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淋巴瘤,台灣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居多,佔了9成。根據本土流行病學,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男女發病率大致相通(1.32:1),好發於中高年族群,隨人口老化,發生率會逐年增長。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目前致病原因還不明確,林耘曲表示,但可能與老化、病毒或病菌感染(HIV病毒、EB病毒、C肝病毒、幽門螺旋桿菌)、遺傳、自體免疫病變有關係。林耘曲強調,民眾若身上莫名出現淋巴結腫脹、發燒攝氏38度以上且持續超過2周、夜間盜汗、久咳不癒超過1個月、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及疲憊感越來越重的狀況,建議及時就醫,並且遵照醫囑,完成檢查。林耘曲補充,檢查必須經由組織切片、血液檢查、正子斷層掃描、核磁造影、腰椎穿刺等檢查才能真正診斷。

及早、積極治療 治癒率達7

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中,高達5成是屬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簡稱DLBCL,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惡性度頗高,容易從淋巴循環逃脫,轉移到其他器官、組織,造成身體機能受損,需積極治療。林耘曲表示,如果未及時治療,存活期可能不足一年「有些患者幾周、幾個月內就會死亡」,若積極治療,治癒率達70%,10年存活率達45%。而目前臨床上高達6種治療方式:化學治療、異體移植、自體移植、標靶治療、局部放射線治療以及細胞治療,林耘曲表示,各種分型的治療差異很大,須和專業醫師討論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淋巴癌分期小檔案M:

第一期:僅有局部病灶
第二期:單側橫膈膜,有兩處以上的淋巴結被侵犯
第三期:上、下兩側的橫膈膜都受侵犯,或轉移到脾臟
第四期:轉移到骨髓、肝臟、腦、肺部、腎臟、骨骼、腸胃、皮膚等。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