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機構涉詐騙、霸凌、性侵 3招辨識不肖業者手法

坊間有不法業者,利用當事人深層需求或痛苦,達成操控或利用當事人之目的。

坊間有不法業者,利用當事人深層需求或痛苦,達成操控或利用當事人之目的。

心靈成長團體「POP心理企業顧問管理公司」近日遭踢爆,沒有心理師資格卻以潛能心理學名義開課,誘騙學員繳納高額學費,詐騙超過新台幣4千萬元,甚至對學員施以性霸凌、肢體暴力、人格羞辱。對此,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民眾透過3招辨別不法業者的手法以自保。

慎選求助對象與機構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有鑑於國人對心理健康議題之重視逐年提升,卻有不法業者假借身心靈企業之名魚目混珠,戕害國人身心健康,呼籲民眾在尋求專業處理自身情緒困擾與成長需求的同時,須慎選求助對象與機構,以免求助不成反而遭受傷害。

全聯會副理事長許瑛玿說明,諮商心理師之專業倫理訓練皆相當強調維護當事人的「免受傷害權」,不得使當事人在求助過程中受到傷害。縱使在協助當事人探索或療癒個人情緒,當事人若因此感受到壓力,專業助人工作者會優先尊重當事人改變的意願與步調,不會以協助改變為由強迫當事人。

不法業者利用當事人心理進行操控 

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也提醒,專業助人工作者於提供服務過程,會以保護民眾不受傷害為優先。但坊間可能有不法業者,利用當事人在求助過程中所透露之深層需求或痛苦,達成操控或利用當事人之目的,使其經歷更多懷疑與自責,甚至可能因信任遭受背叛而受到二次傷害,更加不利於原先療癒與成長之初衷。

若民眾有處理情緒困擾之需求,胡延薇建議求助經國家認證的醫事人員,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等,並選擇合法立案之醫事機構較為安全。求助期間亦可透過以下方法評估助人者之合宜性:

一、在求助過後,當事人是否有變得比求助前更適應生活。

二、助人者是否在違反個人意願的狀態下,強迫當事人經歷無法負荷之強烈痛苦情緒。

三、助人者是否濫用當事人的隱私,以滿足私人目的。

最後,黃雅羚再次呼籲,民眾如欲確認助人者是否為醫事人員,可透過衛福部醫事查詢系統進行確認,若不幸於求助過程中遭遇困難與傷害,可向當地衛生局尋求協助,以確保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