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清淡但血脂仍超標?快看是不是吃到「隱形油脂」 4類食物最易踩雷!

隱形油脂就像潛伏的健康陷阱,讓人誤以為吃得清淡,卻默默影響血脂與體重管理。

隱形油脂就像潛伏的健康陷阱,讓人誤以為吃得清淡,卻默默影響血脂與體重管理。

林女士血脂總是無法獲得很好地控制,她表示自己飲食很清淡,不吃炸的,也不吃肥肉,早餐吃蔥油餅也完全不會加油,餓了頂多吃個麵包填飽肚子,飲食看起來很清淡,但為何血脂肪就是降不下來呢?蘇意芳營養師指出,答案其實就藏在「隱形油脂」裡。

蔥抓餅、麵包都有隱形油脂 4類食物易有看不見的油

蔥抓餅、麵包其實都有「隱形油脂」存在,蘇意芳營養師表示,蔥抓餅為了餅皮酥脆、層次分明,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豬油,雖然煎的時候沒有額外加油,但一片蔥抓餅本身的油脂含量就不容小覷,另外許多麵包為了增加口感、香氣,也會添加奶油、酥油等,這些事實上都是飽和脂肪的來源,吃多了容易影響血脂。

除了蔥抓餅、麵包之外,蘇意芳營養師指出以下食物其實也特別容易有看不見的油脂隱藏在裡頭,民眾應多加留意:

  • 麵包、蛋糕、餅乾多含奶油或酥油
  • 蔥抓餅、酥皮、水煎包等中式麵點常用豬油提升口感
  • 堅果醬、花生醬即使標榜無糖,油脂含量仍高
  • 素食加工品(如:素雞、素肉、素香鬆)為了模仿肉類口感,會額外添加大量油脂

如何揪出隱形油脂不踩雷? 摸一摸、注意成分表

不過,民眾到底該如何揪出這些看不見的油脂呢?蘇意芳營養師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摸摸看,如果食物吃起來特別酥、滑、柔軟,甚至手指沾到後會油油的,那就代表裡面含有不少油脂。

另外,民眾也可以注意食品包裝上的成分表,蘇意芳營養師提到,如果原料上有「油」的字樣就要注意,即使標榜「無油」料理,食材本身可能也已含有大量油脂,所以選購前一定要細看成分表,常見的隱藏油脂來源包括:

  • 動物性油脂(豬油、奶油、牛油)
  • 植物性油脂(棕櫚油、椰子油、大豆油)
  • 氫化油脂(如酥油、人造奶油,容易含反式脂肪)

而食物的烹煮方式也會影響油脂含量,建議選擇蒸、燙、煮、烤等,不僅少油又能保留食物原味,蘇意芳營養師表示,在料理時也可用橄欖油、酪梨油等取代豬油、奶油,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

資料來源:蘇意芳營養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QPJSDeQ8/?mibextid=wwXIfr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