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放暑假反而長不高?美研究4點分析 家長「這樣做」抓住成長黃金期

兒童內分泌科陳奕成醫師分享,研究發現,美國小學生在暑假期間的身高成長速度,反而比上學時還要慢,推測與作息變亂、飲食失衡等有關。

兒童內分泌科陳奕成醫師分享,研究發現,美國小學生在暑假期間的身高成長速度,反而比上學時還要慢,推測與作息變亂、飲食失衡等有關。

暑假期間孩子可以好好放鬆,吃得好、睡得飽,是不是會長得比較快?兒童內分泌科陳奕成醫師分享,研究發現,美國小學生在暑假期間的身高成長速度,反而比上學時還要慢,推測與作息變亂、飲食失衡等有關,也建議家長可以協助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抓住長高黃金期。

暑假身高長得比上學時慢 可能是作息混亂、精緻糖吃太多

陳奕成醫師表示,根據2022年發表的美國研究指出,7,648位5至11歲的小學生在5年間,在學期間身高每月平均長高約0.31公分;暑假期間則每月平均長高0.26公分,同時BMI(身體質量指數)上升也較快。換言之,放暑假的小朋友體重增加程度超過身高的生長,不但沒有長高,反而變得更胖。

研究團隊認為,原因可能包括:

  1. 假期作息紊亂:錯過晚上10點到凌晨2點的「生長激素黃金期」。
  2. 運動量變少:戶外活動減少、久坐時間變多,對骨骼刺激不足。
  3. 飲食失控:攝取太多精緻糖、零食與手搖飲,營養不均衡。
  4. 日照不足: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維生素D生成不足。

孩子的成長速度也分季節?研究:春夏長高較快

陳奕成醫師在門診中也觀察到,孩子的成長速度有「季節節奏」,就像樹木一樣,春夏長得比較快,秋冬稍慢一些。丹麥一項針對760名8至11歲健康兒童的研究結果顯示,春季孩子平均每月可長高0.63公分,到了秋冬則降至每月0.48公分,差距明顯。

為什麼春夏會長得比較快?專家認為,首先是春夏日照充足、時間長,可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刺激兒童的骨骼成長發育。戶外活動增多也讓孩子運動量增加、吃得更多,都有助於加快生長速度。褪黑激素調節變化也是原因之一,春夏天黑得晚、睡得早,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峰值。假期睡眠品質變好、不易中斷,睡眠時長可能拉長,也有利於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

合理安排暑假作息 別讓放鬆反變成長障礙

暑假沒有課業壓力,是調整作息的好時機。陳奕成醫師建議,要讓孩子動得夠、睡得早,可安排每週至少3至5次的中強度活動,並在晚上10點前入睡。飲食方面尤其要減少含糖飲料和人工甜食,也要多曬太陽,白天應安排30分鐘以上的戶外活動。他也提醒家長,不要讓放鬆的假期變成孩子成長的障礙,而是可以透過合理的作息安排,一起幫孩子把握每一個成長的關鍵時刻。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