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臉油就馬上洗?食藥署揭正確洗3守則 了解化粧品「涼感」從何而來

洗臉次數過多可能反而對肌膚造成傷害,建議掌握正確洗臉次數,洗面乳的選擇應以適合膚質與否為考量,勿僅追求涼感、起泡多不多等。

洗臉次數過多可能反而對肌膚造成傷害,建議掌握正確洗臉次數,洗面乳的選擇應以適合膚質與否為考量,勿僅追求涼感、起泡多不多等。

夏天臉部容易爆汗出油,讓人忍不住想多洗幾次保持乾爽。食藥署日前就透過fb粉絲團「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提醒,洗臉次數過多可能反而對肌膚造成傷害,建議掌握正確洗臉次數,洗面乳的選擇應以適合膚質與否為考量,勿僅追求涼感、起泡多不多等。

洗臉要有緊繃感才算乾淨?食藥署教你這樣正確洗

雖然天天都在洗臉,但你洗對了嗎?食藥署說明,民眾對洗臉常見有以下誤區:一天洗3至4次,以為洗到臉有緊繃感、摸起來完全無油才安心,或是使用超涼感和強力起泡的洗面乳。食藥署解釋,洗臉頻率每天2次就已足夠,分別為早晚各一次,口訣為「輕柔慢、快快洗」,同時提醒民眾,應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合適的洗面乳,而不是只看洗面乳洗起來是否「滑溜乾爽」。

若民眾臉部出油量大,感到不舒服,食藥署建議可以適時使用吸油面紙按壓,無需過度洗臉。如果出油情況持續,也建議可以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調整好身體狀況,才是正確的觀念。

夏天用涼感洗面乳好舒服 但要注意很涼不等於清潔力!

夏天天氣熱,不少民眾轉而使用市售標榜「涼感」的清潔用品、保養品等。食藥署說明,涼感化粧品常透過以下3種方式帶來清涼感:

  1. 作用於冷感受器(神經末端):透過刺激神經末梢的冷感受器,產生冷感,常見成分為薄荷醇、薄荷氧基丙二醇等
  2. 揮發帶走熱能:這類產品通常含有低沸點的物質,若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後,就能透過揮發帶走皮膚表面的溫度,讓使用者感到清涼,如異丙醇、乙醇等。
  3. 壓縮氣體揮發製冷:壓縮氣體噴霧劑產品,充填含有液化氣體、封裝在罐內,隨著產品一起擠出,並迅速氣化帶走皮膚表面的部分熱量,從而帶來冰涼感,如丙烷、異丁烷等。

食藥署也強調,「涼感」不等於清潔力,洗起來感覺涼爽不表示有特別的清潔效果,有無完整標示、標示的「全成分」、有無誇大或醫療效能宣稱,為挑選肌膚清潔用品時應關注的重點。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