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網路的發達,不時有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治療模式的質疑或是偏頗,不正確渲染的報導,又有團體在全世界針對ADHD及精神醫療的攻擊,這些在過去10、20年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漸漸的減少,但卻在臺灣愈加盛行。
用藥受到質疑
生平第一次和立法委員互動,要從今年4月初說起。當時收到賴理事長的訊息,提到因為某團體連同具利益相關的中醫師、藥師、專科醫師,每天發10多封信給立法委員,特別是環衛組的立法委員,質疑國內ADHD的用藥安全及倡導另類治療。環衛組隨即在4月13日召開了全日的質詢會。
臺灣資源仍不足
我開始尋找所有環衛組立委的連絡方式,並一一親自以電話聯絡,無法接聽電話的立委,亦透過個人簡訊告知,希望能夠拜訪說明專業立場。於是,質詢會議,大部分委員對這議題都有正確的基本知識,但仍有一些無法聯繫上的委員,拿著某團體的偏頗資料照本宣科,並用以質詢衛福部和教育部的官員。雖然出現偏頗的質詢內容,但最後結論都是要強調臺灣在這部分資源的不足,國家應挹注更多資源來協助患有ADHD及其他發展、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青少年。
香精肥皂居然可治ADHD?
2016年5月底,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年會,同一天某團體舉辦研討會也請立委致詞,會中反精神醫療,並鼓吹所謂的「多元治療」,例如:販賣自認具有療效的香精肥皂、能量水等,對於如此荒謬不實的演講廣告,竟然獲得政府補助。
到了6月,受邀立委以及立委助理進一步深入探討ADHD,瞭解我們只是一群單純為了維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醫師。
多元公聽會成員卻不多元
本以為此次事件應可告一段落,未料在7月底時又有委員將舉辦「ADHD多元探討的公聽會」,起初只邀請「多元」相關團體及有共同利益的中醫師、醫師,經由建議應請兒少精神醫學會出席,學會給予建議名單。雖然此公聽會強調多元,但竟未邀請教育、心理及職能等相關的專業人員參加。
學會自我省思以求全面性治療
公聽會之後,健保署、衛福部等機關針對目前兒青精神醫療的困境,予以協助;另方面,學會也認為需要自我省思,增強臨床實務工作技能,並檢討部分會員診療方式是否需要修正,以提供患者全面性有療效的治療模式。(文章提供/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高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