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陳女士自述其大女兒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在讀國小一年級時,被老師孤立在角落,同學集體把她的書包丟到操場,轉學後情形依舊沒有改善,讓她整個人崩潰,甚至當著老師同學面前拿美工刀割自己。而當時社會氛圍認為治療過動症藥物是類安非他命,所以一路走來都不敢給孩子用藥;直到經朋友介紹,到嘉義長庚精神科求助醫師,在服藥後,孩子不僅情緒變得穩定,人際關係也開始改善。
台灣ADHD接受治療率低 7成易合併負面影響
嘉義長庚精神科陳錦宏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一種腦生理功能發展延遲的問題,ADHD病患的大腦一半區域發展速度明顯較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花了10年追蹤ADHD兒童及正常兒童大腦發展影像學差異,發現ADHD兒童大腦皮質發展比正常兒童慢3年;部分童年時期的ADHD會持續到青春期(60-80%),或到成年期(40%)。
陳錦宏醫師說,在台灣,ADHD盛行率為7.5-9.0%,但根據台灣健保資料研究顯示,只有近2%的孩子尋求診斷,其中只有1%接受完整治療;此外,更有超過70%的ADHD青少年具有其他合併症狀,包括50%具有學習障礙、40%感到焦慮、30%發生物質濫用行為、20%有憂鬱情形,在學業、工作、身體意外傷害、家庭關係、車禍、藥酒癮的負面影響機率均為一般人2-3倍;而專業治療即可降低這些意外及藥酒癮50%的風險。
共同行動模式 讓孩子看見未來
全球ADHD治療指引均建議採三合一治療模式,包括家庭、學校與醫療專業;整體治療改善率達80-90%。陳錦宏教授指出,台灣ADHD孩子用藥累積超過3個月者,比不用藥者,降低約50%頭部撞傷危險,每一年用藥者估計減少超過1000個孩子頭部撞傷。但照護ADHD的核心困難在於ADHD照護需照顧者長期的心力,若由專業人員與照顧者,以雙主體的「共同行動模式」,提供「全面性、專業性、支持性、連續性、長久性、共同參與性」的六大特點照護,將可降低負面影響及照護者長期負擔,同時解開ADHD封印的天分及表現。
ADHD非自然死亡高達7成 及早治療是關鍵
陳錦宏醫師強調,早期診斷ADHD相當重要,Lancet期刊在2015年指出,ADHD有78%屬非自然死亡;青春期17歲前診斷出來,死亡率為4.3/10000人年,青春期後診斷出來,死亡率即高達22.3/10000人年,增加死亡率近5倍,顯示越晚診斷越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