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天氣冷颼颼,是泡湯的旺季,一般人多在冬天才會泡湯,但炎熱的夏天適合泡湯嗎?皮膚科醫師指出,泡湯其實不分季節,只要注意水溫、頻率,一年四季都適合泡湯,尤其現在每個家庭中都有浴缸,只要購買溫泉粉就能在家泡湯,建議一星期1至2次,水溫略低於體溫最適當。
過去衛生環境不好、生活條件差,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衛浴設備,會去泡湯除了可用來清潔身體外,也會當作治療疾病時使用,常有人出現如疥瘡等感染性皮膚病, 或是關節炎等病況,就會去泡湯;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現在每個家庭都有浴缸,泡湯變成是種流行時尚,尤其是現代人壓力大,泡湯已成為舒解壓力的方法。
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泡湯具有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因此泡湯舒壓愈來愈受到現代人歡迎。坊間溫泉主要分為碳酸泉、硫磺泉兩大類,民眾可依個人需求及膚質選擇,但如果皮膚有小傷口,如抓傷、擦傷,就不適合泡硫磺泉,以免發生接觸性皮膚炎。
泡湯應避免清潔過度!鄭惠文醫師表示,現在每個家庭都有衛浴設備,泡湯已不再當作清潔身體使用,反而成為一種舒解壓力的方法,但泡湯要注意可能出現清潔過度的情形。建議泡湯時,不要使用去角質的產品,如浴鹽、磨砂膏等,而肥皂、沐浴乳等只要重點部位即可,泡湯後也要記得擦乳液。
如何正確泡湯?鄭惠文強調,一般人多認為冬天才適合泡湯,其實只要注意水溫、頻率,一年四季都適合泡湯,泡湯的水溫應略低於正常體溫37度,約介於33至35度較適合;且泡湯時間每次不要超過30分鐘,若手腳、肩頸容易痠痛的部位,可使用熱毛巾熱敷加強,最好每5分鐘起身休息,一星期約1至2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坊間溫泉粉大多都是化學合成,添加化學香料與色素,民眾應該挑選天然製成的溫泉粉,在家泡湯才更健康又安全。
「泡湯泡太久可能會頭暈,太頻繁也容易使皮膚乾燥。」鄭惠文指出,泡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泡太久可能會頭暈,甚至暈倒,所以泡湯時水量不要超過心臟部位,而且泡湯過於頻繁則可能破壞皮膚的皮脂,皮膚容易變得乾燥,造成乾燥性皮膚炎;此外,皮膚有過敏、毛囊炎等,最好不要泡湯,不建議藉由泡湯的方式改善皮膚疾病,至於有心血管疾病者,則不建議泡溫差太大的冷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