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 自我檢視4現象

台灣氣候潮濕,而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容易受到溫度、濕氣和氣壓影響,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發炎關節炎之一,一名50多歲職業婦女,一年前發現關節莫名腫痛,起初至藥局購買止痛藥服用2個月卻不見效果,反而持續疼痛甚至無法行走、無力下床,經醫師診斷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簡稱RA)。
 
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吳建陞表示,估計台灣有10萬人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因免疫系統異常,引起關節自發性的發炎反應,症狀如關節有「紅、腫、熱、痛」4現象,須盡快就醫,通常好發於30-50歲之間,男女比例為1:3,少數患者有其他併發症,例如乾燥症、肺炎、肺纖維化等,發病的頭半年至一年是治療的黃金期,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吳建陞說明,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選擇眾多,輕、中度患者通常依賴傳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或抗風濕藥物來減緩關節疼痛及不適感,除傳統治療外,目前也可選擇生物製劑和小分子口服藥,生物製劑需要長期打針,建議害怕打針的患者可以選擇口服藥治療,相對能降低副作用產生。
 
吳建陞呼籲,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平時須注意保暖,飲食方面並無太大限制,但是別聽信偏方、亂吃補藥,避免太過油膩之外,規律的運動很重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溫和運動(如瑜珈、慢走、適當伸展操),除了可加強肌肉耐力外,也可避免關節發炎組織沾黏,此外,這類慢性疾病目前只能控制,無法完全斷根,患者須聽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勿自行停藥。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