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記者在睡夢中突然離世,後來確認死因為心臟病發猝死;也有新聞報導,某科技新貴參加馬拉松時,半途猝死。這類的新聞事件時有所聞,到底,所謂的猝死是什麼?有無方法可預防、急救嗎?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廖朝崧表示,所謂「猝死」,是指從出現症狀到死亡,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而猝死有90%是心臟病所造成,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值得注意的是,「無聲殺手」─猝死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時間與任何人身上,通常沒有徵兆。
廖朝崧醫師表示,治療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對心臟「除顫」,就是以電擊心臟的方式,去除「心室纖維顫動」,目的在於回復心臟的跳動並將血液輸送至全身。而我們常聽到的ICD就是植入式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用於心跳過慢、過快或休止時,傳遞適當電流以刺激心臟,使心跳恢復正常、控制心律不整,預防猝死。
家用電器會不會影響ICD的去顫功能呢?廖朝崧醫師說,一般的家用電器並不會影響除顫器功能,但須注意手機應與去顫器保持距離15-30公分;此外,也應遠離會產生強力磁場的物件30公分以上,如立體音響喇叭、電鑽等。
醫師提醒,已植入去顫器的民眾,在接受任何醫療診治前都應主動告知醫師,經評估後再進行。通過機場安檢系統前,務必告知安檢人員已植入心臟去顫裝置,並出示「識別卡」,再以正常的步伐通過安檢門,若感到暈眩、心跳加速等,請速遠離安檢系統。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