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何太太,平時作息正常,不抽菸、不喝酒,也愛運動;去年9月參加健檢,卻發現罹患肺癌第4期,使用標靶治療仍無效,還引起嚴重的皮疹副作用,醫師建議改用免疫療法,經過3次治療,癌指數終於下降。
家族3人都罹患肺癌
何太太說,25年前先生罹患肺癌過世,5年前母親也因肺腺癌離開了,得知罹患肺癌當下以為逃不過死亡的厄運,幸好有兒子、醫師的鼓勵,讓她勇敢持續接受治療,現在病情穩定控制,可以到美國探望女兒。
標靶藥物無效 免疫療法接力
收治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顧問醫師、內科教授蔡俊明指出,診斷發現患者為非小細胞肺癌、檢測基因EGFR為陽性,可口服標靶藥物治療;不料,長達10個月的治療卻無效,還擴散到淋巴結,進一步檢測PD-L1為陽性,改使用Anti-PD1免疫療法藥物,經過3次治療,癌指數從10.5下降至5.7,目前持續用藥、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PD-L1陽性 藥物反應率較佳
蔡俊明教授表示,根據英國《刺胳針醫學雜誌》最新發表研究顯示,PD-L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試驗結果,對於曾接受過傳統治療者二線使用化療藥物,與使用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相較,患者一年的存活率可達53%,整體存活期中位數更延長至14.9個月。
通過二線用藥治療適應症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胸腔內科教授余忠仁強調,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可打斷癌細胞上PD-L1與免疫細胞PD1不正常的結合,喚醒自身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動攻擊,副作用相較化療來得小,而國內今年10月已通過此藥用於二線用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建議晚期肺癌患者先進行基因檢查再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