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半數女性中鏢!子宮肌瘤3症狀別忽略 調整飲食與作息助預防

嚴絢上醫師說明,若子宮肌瘤小、沒有造成不適,其實可以透過定期追蹤觀察即可,但若出現症狀,就應考慮進一步治療。

嚴絢上醫師說明,若子宮肌瘤小、沒有造成不適,其實可以透過定期追蹤觀察即可,但若出現症狀,就應考慮進一步治療。

不少女性有子宮肌瘤而不自知,常常要到健檢才會意外發現。有子宮肌瘤是不是一定要手術?會不會惡化成癌症?對此,婦產科嚴絢上醫師表示,子宮肌瘤其實比想像中更常見,據統計,40歲以上女性約一半可能就有子宮肌瘤,女性一生的罹患率更高達25%。不過大部分子宮肌瘤屬於良性,只有少部分可能因大小或位置而出現症狀。嚴絢上醫師也列出3大可能症狀,幫助女性朋友初步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月經異常、性交疼痛應警惕 為什麼會長子宮肌瘤?婦產醫說明

嚴絢上醫師說明,女性患上子宮肌瘤,可能出現以下3徵兆:

  1. 月經量明顯增加、伴隨疲倦與貧血。
  2. 頻尿、便秘或下背痛,甚至影響日常作息。
  3. 性交疼痛,進而讓親密關係受阻。

若女性出現上述狀況,代表身體正在發出警訊,切勿忽視。至於為什麼會長子宮肌瘤?嚴絢上醫師指出,原因與雌激素水平、遺傳體質有關;研究發現,例如在生育年齡時,雌激素分泌較旺盛,發病率也相對增加。此外,飲食、作息與荷爾蒙代謝也是可能因素,可見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許已經悄悄影響子宮健康。

預防子宮肌瘤這樣做!2件事少做 護肝也有幫助

在日常照護上,嚴絢上醫師建議可從調整飲食與作息著手。首先,要少吃油炸、燒烤、加工肉品、紅肉,並避免咖啡因過量(>500毫克),同時多吃深色蔬菜、豆類、全穀等,確保飲食清爽。女性朋友也要避免過度喝酒、熬夜,保護肝臟以幫助荷爾蒙代謝。另外,規律運動、避免肥胖,也有助於降低荷爾蒙失調的風險。嚴醫師也強調,以上措施無法完全阻止肌瘤形成,但至少有機會減少它「悄悄長大」的機會。

子宮肌瘤一定要做手術嗎?醫:判斷重點在症狀

很多女性一旦發現子宮肌瘤,就開始煩惱是不是一定要手術治療。嚴絢上醫師說明,若肌瘤小、沒有造成不適,其實可以選擇不處理,透過定期追蹤觀察即可。相對地,患者若出現經血過多、貧血、疼痛等症狀,就應考慮進一步治療。

現行治療分為藥物與手術兩大方向,藥物治療應搭配定期回診追蹤,手術則依照肌瘤位置與患者的懷孕需求不同,也有多元的術式可選擇。嚴醫師建議,患者可依據個人情況,與婦產科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率直的療癒系女醫 婦產科 嚴絢上醫師|新北板橋 產檢 子宮鏡 微創手術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