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時機做氣切 有助減緩患者症狀

1名74歲老翁,因頭部外傷造成嚴重顱內出血,緊急治療後,生命跡象穩定,且可自發性呼吸,但因患者昏迷造成無法咳痰,因此醫療團隊建議給予氣切治療;鹿港基督教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林中華指出,該名老翁經氣切後,術後傷口也逐漸恢復,兩天後已順利轉往普通病房。
 
臨床上,患者因長期呼吸照護,必須選擇是否採以氣切時,許多家屬都會以為做完氣切恐導致死亡的錯誤觀念;林中華說,主要是因需要氣切的患者多屬於病情較為嚴重,有可能因病情惡化導致死亡,才使多數人都以為氣切便死亡的觀念。
 
醫師林中華進一步說明,採以氣切最好的時機,多為插氣管內管5至7天後,且評估未來一周拔管可能性較低時,就可考慮進行氣切,一旦延長氣切時機,恐怕會造成患者聲帶、氣管等傷害,但氣切也不一定要放一輩子,會視患者的呼吸功能回復程度去做判斷。
 
氣切的手術時間多在半小時內,傷口約2公分,患者術後不必經口或鼻插管,就能進食,也能有效氣道分泌物;林中華提醒,任何手術都仍有風險,但以氣切而言,致死率不到1%,急性併發症不到5至10%,必要時應採取氣切方式讓患者舒緩症狀。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健康專輯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