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碗茶」夯 紅樓十年成典範

古蹟改裝為婚宴場地、熱炒餐廳、甚至出租被開趴等商業化不當使用,遭受社會各界猛烈抨擊,尤其近來遭受質疑的巨蛋興建導致古蹟建物龜裂,更喚起對歷史建築重視!目前在民間經營下,如何讓古蹟活絡文化、建立與民眾產生良好互動、又能兼顧營運績效,已成為大家討論焦點!
 
臺北曲藝團的品牌節目「臺北大碗茶」,自2006年起,每年春天於臺北西門紅樓這座古蹟裡和觀眾見面,這是全臺唯一結合古蹟場域與茶館風味的說唱饗宴,今年邁入十年,門票於一個月前即搶購一空!
 
回顧十年一步一腳印歷程,4月25日特別於臺北市西門紅樓舉行「茶味十年」歡慶活動!會中除了有歷年來參與演出者 樊光耀、朱德剛、臺灣唯一評書家 葉怡均、客家電視台主持人 謝小玲等數十人齊聚一堂外,還安排從小學至大專的曲藝青年軍團,帶動現場觀眾的群打快板演出;另外更邀請大陸從藝70年、全球華人最年長78歲的女相聲家 魏文華首度登台,此外並進行「大碗泡茶」儀式,除了希望大眾珍惜古蹟、活絡文化外,由於近來臺灣發生茶安風暴,以茶會友的臺北大碗茶節目全體演員,更呼籲大家杜絕黑心,還給社會清新乾淨的環境! 
 
臺北曲藝團葉怡均團長表示,紅樓與說唱藝術淵源已久,其標誌性的建築特色也相當符合說唱藝術的雅緻風格,2006年起臺北大碗茶連年春天在紅樓演出,十年來不但成為臺北曲藝團的品牌節目,累積觀賞票房約2萬人次,在專業演出場地已逐漸被「文創商業化」吞噬的趨勢下,紅樓的存在無疑是「大碗茶」最堅實的後盾,古蹟與傳統藝術的結合、傳承、活化,亦是臺北曲藝團的初衷與課題。
 
葉怡均團長還指出,相聲評書這類古老的技藝與「喝茶聽書」這種傳統的觀演型態都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體「古蹟」﹐「臺北大碗茶」將物質古蹟與活體古蹟結合做了十年﹐雖然成為亮眼招牌,但由於大家的對品質的要求一年比一年愈高、紅樓座椅卻一年比一年愈少﹐既要「品質精良」又維持「庶民消費」﹐這十年算是咬牙撐過!這次盼引起社會關注﹐明年才能繼續下去。
 
臺北曲藝團即將在6月13日移師古都臺南文化中心演出城人故事,將2年2檔中嚴選最精湛的節目獻給沒能到台北看演出的朋友們,歡迎喜愛相聲藝術朋友前往觀賞!相關資訊可洽臺北曲藝團02-22345610或上官網查詢。
 
紅樓紀事-
西門紅樓(俗稱八角堂)為國家三級古蹟,肇建於1907年。紅樓的興建由來與1895年起臺灣進入日治時代有極大關連,當時大量日籍移民進入台北城,臺灣總督府考慮到其建築分布與艋舺、大稻埕已成形的街市地緣關係,遂將西門町附近的空地規劃為日人居住所,西門旁的「新起街」也從1896年開始出現木造房舍為主的市場建築,供應當地新移民的生活必需品,直至1907年由知名建築師進藤十郎興建正式的「西門市場」以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機能,1908年2月「新起街市場」落成(也稱西門市場),與後方的十字形紅磚建築合成一體,而西門紅樓則是當年的市場入口。
 
1945年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西門市場轉由新政府官方經營,除了繼續維持十字形建築與周遭店鋪擔任傳統市場外,1949年移居臺灣的上海知名商人陳惠文等人向政府承租八角堂,改名為滬園劇場,並於劇院二樓添置戲臺與座位三百餘個,以表演京劇為主,但當時並不受到由中國大陸移居臺灣的新移民所歡迎;直到1951年陳惠文將滬園劇場改名為「紅樓書場」,演出內容也從京劇變成了說書相聲,頗受當時的中國新移民歡迎,4年後再增設越劇表演,同時將紅樓書場正式更名為「紅樓劇場」。1963年到1997年期間,紅樓從紅極一時的西門町電影起點逐漸沒落,直至2002年重新出發,中間歷經不少波折。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