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放下手機、睡足七到九小時,都是維持良好睡眠品質的關鍵。耳鼻喉科暨睡眠醫學Samanta Dall’Agnese醫師日前在CNBC撰文指出,飲食對睡眠的影響容易被忽略,食物不只是能量來源,還會向大腦、腸道和生理時鐘系統發送訊號,與一整天的情緒、精力,以及夜晚的睡眠品質都有關。醫師也為大家分享她一天當中的早、午、晚餐都吃些什麼,來讓自己精力充沛、增強專注力,並晚間時分放鬆身心、舒服入眠。
吃早餐為一天注入活力 酪梨、燕麥提供能量
Dall’Agnese醫師表示,早上她通常會吃雞蛋補充蛋白質,接著享用一小碗水果搭配南瓜籽。以下的食物也能幫助提升精力、加強腸道健康,適合用來開啟新的一天。
- 酪梨富含健康脂肪和鎂,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並為身體提供能量,讓人不至於後半天就開始「沒電」。
- 燕麥含有豐富的複合型碳水化合物和色胺酸,幫助身體合成血清素,也有提供能量的作用。
- 杏仁或南瓜籽是鎂的來源,鎂有助於調節壓力,也可增加體內褪黑激素的水平。
- 發酵食品如優格有益於腸道健康,並透過腸腦軸為情緒調節與睡眠品質帶來正面影響。
午餐就開始為睡眠打基礎 深海魚、番茄都上榜
Dall’Agnese醫師在午餐時則會選擇集中注意力和減少發炎反應的餐點,如深海魚類、豆類和新鮮蔬菜等。以下食物不僅對大腦有益,還能為夜晚的睡眠品質打下基礎:
- 深海魚類,特別是鮭魚或沙丁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D,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和改善睡眠品質。
- 鷹嘴豆富含纖維、維生素B群和鎂,可幫助提升睡眠品質和促進新陳代謝。
- 番茄是茄紅素的主要來源,茄紅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對改善睡眠和保護心血管皆有助益。
下午茶別再喝手搖吃甜點 小零嘴這樣挑
來到下午,精力也消耗得差不多,讓人忍不住想來杯手搖、大吃甜食,但Dall’Agnese醫師就會選擇一些簡單的小零嘴或水果來提神,讓身體能撐到晚上:
- 西瓜水分含量高,還富含茄紅素和其他抗氧化劑。
- 葡萄柚是類胡蘿蔔素和纖維的來源,有助於促進消化。
- 開心果富含天然褪黑激素,健康脂肪和植物蛋白質,可幫助身體開始放鬆。
- 黑巧克力含有促進血清素分泌的化合物、抗氧化劑和鎂,不過由於含有咖啡因,建議睡前至少三到四小時食用。
晚餐吃這些助放鬆 為夜晚好眠做準備
晚餐時間,Dall’Agnese醫師會專注攝取可助眠的食物。她經常會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豆類,並以番茄作為開胃菜。以下也是可以讓身體放鬆的食物:
- 深綠色葉菜,如菠菜富含鎂、鐵和葉酸,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
- 全穀物如藜麥或糙米是複合型碳水化合物的來源,能提供穩定的能量,並幫助大腦吸收色胺酸。
- 火雞肉含有高蛋白質和色胺酸,是很好的動物性蛋白質選擇,適量在晚餐時食用,能增加飽足感、促進睡眠。
- 酸櫻桃是少數天然褪黑激素來源之一,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延長睡眠時間。
- 奇異果富含抗氧化劑和血清素,研究顯示它可能幫助人們更快入睡並保持更長時間的睡眠。
- 無論是全脂或低脂的牛奶,都富含色胺酸,有助於褪黑激素的產生,同時含有高含量的α-乳白蛋白,可幫助消化、增強免疫系統。
別再為了吃而吃!醫:飲食選擇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一環
Dall’Agnese醫師提醒民眾,食物可以提供身體休息、修復所需的營養,讓人在一覺醒來後以清晰的思維和充沛的精力迎接新一天,因此飲食選擇應該要被列為改善睡眠習慣的一部分,不只是為了熬過一天而進食。她也提醒,在對飲食做出任何重大改變之前,應該先諮詢醫師,確保所做的改變對自身的健康是有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