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

  • 同理心時有時無 是個自私的人?研究:大腦「2面向」守護自身情緒健康
    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能敏銳感受他人情緒,有些人卻總是看起來不夠關心別人?即使是平常很善良的人,有時也可能變得不那麼熱心腸?...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2025-09-13 
  • 心理創傷會遺傳嗎?醫揭創傷如何在家庭中「悄悄複製」
    父母曾經歷的心理創傷,是否可能遺留痕跡並影響下一代?精神科醫師周伯翰指出,雖然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基因遺傳」,但創傷可能...
    家庭親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2025-09-12 
  • 父母批評比他人更傷人?心理師親教「這方法」 打破惡性循環
    成年後,我們能在職場或社交場合中冷靜應對挑戰,甚至對他人的尖銳評論以幽默化解。然而,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表示,一旦父母開口,...
    家庭親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2025-09-02 
  • 腦中總是不斷有負面想法? 心理師傳授4招幫助平復心情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明知道自己「想太多」,卻怎麼也無法停止腦中的擔憂與負面情緒?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許嘉...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2025-08-27 
  • 看別人倒楣就開心 又覺得自己像壞人?一次了解「幸災樂禍」的心理機制!
    看到別人陷入逆境忍不住幸災樂禍,又因為這種想法馬上感到愧疚,覺得自己是個壞人?Mark Travers心理師日前在《富比...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2025-08-25 
  • 遇校園權勢霸凌而不自知?心理師授4點判斷 身邊親友可以「這樣做」
    台師大日前爆發「抽血換學分」爭議,該校女足隊員控訴教練以扣學分威脅選手配合研究抽血、受試費用上繳球隊等,事件震驚全台。台...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2025-07-26 
  • 找AI談心可行嗎?心理師揭使用3撇步 注意「這些狀況」要盡快停止
    隨著ChatGPT、Claude、Gemini等AI聊天機器人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習慣「凡事先問一下AI」,就連遇到情...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2025-07-22 
  • 別讓無意識的舉動悄悄破壞人際關係 心理師教你3面向自我檢視
    我們往往能敏銳地察覺到別人的問題,卻很少回過頭檢視自己的行為,以至於踩到他人的紅線也不自知。Mark Travers心理...
    心靈成長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2025-07-14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