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者激增 即時關懷化危機

經濟不景氣,生活壓力大的情形下,自殺案件時有所聞,今年才剛過一半,卻已經有多起自殺的不幸事件接連發生。然而,不少自殺者身邊的親朋好友在得知消息時,總會感到難以置信!心理諮商師提醒,有自殺意圖平時或多或少都會透漏些蛛絲馬跡,只要身邊的親友提高警覺,多點細心,就有可能是他們關鍵時刻的救星!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對全國民眾自殺防治的觀念調查顯示,曾經認真想過自殺者,竟有超過7成未曾求助任何人或機構;而依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之前針對台北市民所進行的自殺防治認知調查也顯示,在「曾有自殺念頭」的受訪者中,有50%在有自殺念頭時未曾求助任何人或機構。此外,根據鄭泰安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80%的自殺者會留下警訊,但有些線索常常是難以捉摸的,而這也使得周遭親友往往難以察覺,錯失在第一時間協助挽救的機會。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陳慧苓表示,有自殺意圖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在平時的言談、行為或生活環境中顯示警訊,每一個徵兆都可以視之為求救訊號、或是生命最後的掙扎。一旦感覺親友不對勁,詢問時又都說很好,應謹記「5變3託」的要訣,才能及早發現、及時關懷。
 
陳慧苓進一步說明,當周遭親友突然發生個性情緒改變、行為習慣改變、財務態度改變、言語書寫改變、或開始發生類似「臨終安排」的3託行為,如託人(向親友囑咐或委託加強對某人的照顧)、託事(把自己的重大事件委託代為完成)或託物(打包身邊重要文物、玩物或寵物委託代為照顧或保管)時,就有可能是種警訊,應提高警覺,主動詢問關心、陪伴傾聽,並尋求專業心理衛生的諮詢,一旦遇到緊急狀況時,也應立即報警,尋求協助。

★ 5變3託
1. 個性情緒改變:外向的人突然變內向、內向的人突然變外向、少語的人突然變多語等。

2. 行為習慣改變:翹班翹課、開始酗酒注射或服用毒品、自傷自殘、一直打電話或一直不接電話、一直纏著人或突然消失無縱。

3. 財務態度改變:無故把存款全部提領或亂借錢、把錢胡亂花光或全部捐款給慈善機構,這種突然以各種極端方式花光所有財產的行為。

4. 言語書寫改變:開始闊談或書寫「生命的意義」或「活不下去」、「死了算了」、「我想自殺」等語言。

5. 託付行為改變:
開始發生類似「臨終安排」的3託行為。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